• 650阅读
  • 0回复

评《高歌猛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3-08
第3版()
专栏:

  评《高歌猛进》
王子野
《高歌猛进》是第一部反映创纪录运动的片子,是一部有积极性的、有教育意义的片子。从前在旧社会里,“臭工人那里被人瞧得起”,如今却是工人最受人尊敬。革命胜利了,政权掌握在人民的手里,而工人阶级又是国家政权的领导阶级,这是一个天翻地覆的改变。工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改变了,工人的劳动态度当然也要起根本的变化。以前在旧社会里,他们给统治者作奴隶牛马,因此他们对劳动采取磨洋工的态度是必然的,合理的。而现在呢,“创造性的劳动才是真正国家主人翁的态度”。
工人群众的觉悟一旦提高起来,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起来,他们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他们可以创造出奇迹。这部片子就告诉我们:东北的某机械厂以前车一根丝杠需要十二点四十分,由于创纪录运动的结果,竟达到两点四十分的纪录,这难道不是奇迹吗?
这部片子的主题思想是正确的、明晰的。它表现了新旧思想的斗争,前进分子和落后分子的斗争。新的思想战胜了、克服了旧的思想;前进分子改造了、团结了落后分子,这就使得运动不断前进。
“生活中总是存在着新东西与旧东西、正在生长着的东西与正在死亡着的东西、革命的东西与反革命的东西。”(斯大林)
这部片子抓着了生活中的新的东西、正在生长着的东西和革命的东西,而批判了否定了旧的东西、正在死亡的东西和落后的东西。所以这部片子的调子是乐观的、愉快的、健康的,给人鼓舞,使人增加力量。这是这部片子的基本成功之处。
过去的几部写工人的片子差不多都只限于写他们的紧张的劳动,而这部片子围绕着创纪录这个中心内容,展开了工人的多面的丰富的生活。他们除了在机器旁边紧张地劳动以外,还过着愉快的生活。他们唱歌、打球、也谈恋爱,也有内心活动。这部片子值得重视的特点之一是在于它试图开辟一条新的创作道路。
在人物创造上,它也企图打破公式化的表现手法。它里面放进了两个落后的典型人物,一个是李广才,一个是魏今平。他们俩全有自己的特点,转变过程也不一样。
人物创造上最成功的一个是李广才。老李这个人物最突出,给人印象最深刻。他是全厂技术最好的一个老工人,他不是完全没有觉悟,他也知道“儿是娘养的,心是肉长的,共产党对咱们怎么样,咱心里有数。”但他是落后的,他不相信创纪录搞得成,“这机器呢,是铁打就的,它哪有那份灵性儿,能听人的话,要他积极些,它就会多出活儿?”他对青年积极分子孟奎元并无恶感,也佩服他能干,只是嫌他年青冒失。他对自己的女儿李秀兰表面上还摆一摆旧式家长的威严,内心里是十分爱她的。经过了教育之后转变过来,他终于明白了,你听他劝老魏说:
“是咱们脑筋不好使。从前日本人国民党说东,咱就得往西想想。是吃亏吃怕了,脑筋绕弯绕惯了,现在一绕倒把自己脖给绕住了。”
孟奎元这样类型的青年工人在新社会里是很普遍的,这类人物的特点是精力饱满、生气勃勃,对新鲜事物有锐敏的感觉。看到这类人物就会使你感到力量和信心。作者写孟奎元也是成功的。
我以为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工人生活的本质还发掘得不够深。例如作者想从多方面去写工人的愉快生活,因此在片子里放进了许多唱歌、打球、开会等等热闹的场面。固然这样的场面容易表现出工人的愉快的生活。但单靠这点终究是不够的。新社会里工人的最大的愉快是政治上得到了解放,经济上物质生活得到改善,其次才是文化娱乐中的愉快。作者对前面的两种愉快注意得不够。还有一点,作者为了穿插一段包办的婚姻,所以放进了一个商人齐子明,这个人物是写得最不成功的。从整个剧本来看,这个婚姻问题的穿插对于主题积极性并无帮助,似不必要。
最后还应当说一说在这部片子中工会工作表现得很薄弱。在创纪录的动员大会上,只有厂长讲话,没有工会的布置和号召。当然工会也不是完全不活动,例如工会主任是相当活跃的,他曾动员小孟去劝说老李出来带头,老魏犯了错误工会主任也找他谈话。但工会工作只限于这些是很不够的。像创纪录这样一个群众性的运动,整个工会组织应当活动起来,紧张起来。在这部片子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工会组织的各方面的活动。这是一个比较大的缺点。
不论如何,这是一部好片子,对于缺点的批评也许是一种苛求。我不过希望以后写工人的片子能在这个基础上提高一步。(编者按:这部影片将在本月九日公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