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老企业家的新天地——访荣毅仁和他领导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8-26
第2版()
专栏:通讯

老企业家的新天地
  ——访荣毅仁和他领导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本报记者 计泓赓 林晰
谈起中国工商界的历史,人们常常会提到荣毅仁。他是旧中国拥有二十四家纺织、印染、面粉和机械工厂的荣氏家族的代表。如今,荣毅仁领导下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远远越出了轻纺、机械行业,超越了国界,更是越过了个人拥有资产的范畴,成为一个金融、生产、贸易、服务四者结合的社会主义经济实体。

“荣毅仁的公司效率高”。我们不止一次地听到这样的反映。今年上半年,由法国一百多家企业组成的一个贸易委员会,它的秘书长莫诺布洛卡夫人在巴黎对记者说:“中国机构有不少办事高效率的,荣毅仁的公司便是一个。”
这是对荣毅仁和他所领导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信任和赞赏。荣毅仁,在建国三十五年中,先后担任过全国工商联副主任、上海市副市长、纺织工业部副部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中国十年动乱期间,他同许多正直的人们一样,身处逆境,是周总理巧妙地保护了他。党和人民一直没有忘记他。
“我们这个公司是对外开放的产物”。仲夏之日,年近古稀但精神矍铄的荣毅仁,操着浓厚的无锡乡音,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待了我们。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鼓励一些原工商业者,发扬自己的长处,运用自己的影响,促进对外经济的发展。荣毅仁受命“组阁”——成立一个全新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一位中央领导同志风趣地对他说:“荣老板,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大干一番吧!”十年浩劫中被禁锢的荣毅仁身上的活力,在党的开放政策的春风沐浴下,一下子迸发出来。当时,他经常对人说:“浪费了的十年光阴,一定要在今后的十年中追回来!”他和十几位老资格的工商界企业家,以及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志们苦心经营,开拓出利用外资发展我国经济的新天地。

信托投资,在国际上是筹措资金,互通有无,活跃经济的一种通常业务。但在社会主义国家要不要搞?怎么搞?这类企业到底姓“资”还是姓“社”?当人们的思想还没有完全冲破“左”的束缚时,难免投以疑惑的眼光。荣毅仁和他的伙伴们,在当初也不是没有疑虑,但是他们脚踏实地地干,用事实来回答挑战,用成就来说明问题。当时,国内外对中国创办引进外资业务顾虑重重。荣毅仁大胆创新,探索出一条利用外资的路子——既吸引了外资,又引进了先进技术和设备,同时避免了中外双方在直接打交道过程中的复杂性,受到企业界的欢迎。利用这种信托投资的方式,这家公司已经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组成了四十多家合资企业。多少年想办而办不成的一些事,在荣毅仁的公司里办成了。他们还在国外发行债券,这是建国以来从未做过的事,甚至是连想也不敢想的。荣毅仁和他的伙伴认为,这是当今国际上通行的利用商业信贷筹集资金的一种主要方式,它不受国别限制,利率固定,使用自由,期限又长,完全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1982年初,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首次在东京发行了一百亿日元的公司私募债券,这是我国利用外资新进展的一个标志。这笔钱,大部分用于江苏仪征化纤工业联合公司,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他们还最先用租赁的方式,在国内首创租赁业务。租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借鸡下蛋”,引进快,方式灵活,手续简便。1980年,他们用这种方式,从日本引进四百辆汽车,解决了当时首都旅游用车的困难。公司除自营租赁业务外,还于1981年会同北京市机电设备公司,同日本东方租赁公司合资兴办了中国东方租赁公司。紧接着,又与国家物资总局合资组建了中国租赁公司。现在已发展成为一个租赁系统。不少租赁项目做到当年委托,当年到货投产。1983年,投资公司的这个租赁系统就为电子、轻纺、机械、化工、冶金、旅馆等行业的技术改造,组织了二百三十八个项目,成交租赁合同总金额达到八千六百多万美元。
创业维艰。荣毅仁和他的伙伴经过四年多的开拓、探路,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已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经济实体,除组成了许多个中外合资企业外,还从国内扩展到海外投资,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业务联系,在日本、法国和香港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这家公司在短短几年间取得的成就证明了荣毅仁做事是有胆有识的。

荣毅仁说:“投资公司不是投机公司。我们公司的宗旨是:既要有利可图,又不唯利是图。”是的,有利可图是所有经济工作者都要讲求的,也就是说办任何事业一定要考虑经济效益。试问,无利可图,怎么可以把一项事业办下去呢?唯利是图则是资本主义的宗旨,荣毅仁的公司不唯利是图,也就是说,他们办一切事情,充分考虑了社会的效益。
四年多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确实是本着这个宗旨做的。云南磷肥厂,在国民经济调整中因资金不足而停了下来。荣毅仁的公司鉴于农村急需磷肥,决定为它筹集资金三千万元,四次为它引进设备和材料。现在这个厂年生产能力可达9万吨重磷酸钙。北京市牛奶供应一直紧张,荣毅仁本着只要不亏本的宗旨,由投资公司和北京市农场局、中国农业银行合资办了京联奶牛公司。第一批从丹麦引进一百零八头奶牛,还要从西德等国继续引进奶牛,一共将达到一千头。据说,这些牛长得不错,出奶量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北京市牛奶供应紧张的局面。

“凡有利的、有把握的事,我们就去做;做不到的,先不说,也不勉强去做。我是反对说大话、空话、假话的。”荣毅仁认为,唯有求实精神,才能干出事业来。有人邀请他搞水电站,因为要几十亿投资,一时没有这个力量,当然不能贸然去干。他说,办事业,既要积极,又要稳妥,一时兴起是办不好事的。办事要有魄力,需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真正的魄力要建筑在可能性、可行性的基础之上。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每天要收到大量的来自国内外的函、电,洽谈业务排得满满的。这是一个仅仅二百七十多人的机构,从事的是综合性的经济活动,事情是相当庞杂的。荣毅仁的公司几年来坚持做到这一条:有信必复,有客必见,有问必答,答复信一般不超过十天时间。1982年,日本野村证券公司要在北京设立办事处。按照惯例,从提出申请到批准,最快也得半年时间,野村公司委托投资公司办这件事,结果两个月就办成了。奥秘在哪里呢?在于他们不打官腔,公司内部手续简便,不搞公文旅行;与兄弟单位随时通报情况,把工作做在前头,主动取得各方面的支持,用荣毅仁的话来说:“紧急的就派人盯着——‘坐催’;对前来接洽的人士,把意图尽量搞清楚,注意搜集有关材料,并尽可能一次性地告诉人家,需要通过哪些部门,要办哪些手续,准备哪些材料,事前都考虑周全,而不能让人家左一趟右一趟地飞来飞去。”

荣毅仁每天的活动总是排得满满的。自从他担任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后,国务繁忙,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仍然是他的“根据地”,是他倾注心血最多的地方。他谦逊地对我们说,他和他的公司在整个国家的建设中,只不过是沧海之一粟。可是,在这一粟之中,凝聚着荣毅仁和他的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多少的心血和才智啊!
士为知己者用。昔日的“荣老板”和他的同伴们,如今已成为社会主义企业精明干练的当家人了。荣毅仁表示,过去已做的工作,还需要巩固成就,更重要的事是要开动脑筋,不断创新,开拓新的路子,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才会越来越宽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