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安特卫普钻石中心参观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8-27
第6版()
专栏:比利时通讯

  安特卫普钻石中心参观记
  本报记者 林军
比利时北部港口城市——安特卫普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加工和交易中心。目前,安特卫普每年加工的天然钻石有五百万克拉,约占世界天然钻石产量的10%。这里加工的钻石被视为世上珍品,遐迩闻名,安特卫普也因此获得了“王冠上的明珠”的美称。
记者首先来到“钻石最高理事会”,它座落在安特卫普市中心德凯斯莱大街上。理事会由资方、工会和交易所三方的代表以及钻石专家组成,负责管理钻石的加工、贸易等事宜。理事会公共关系部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安特卫普经营钻石业的历史和现状。
安特卫普能够成为世界钻石中心并非偶然。十三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城首先输入了印度钻石,后来东方的钻石又从威尼斯传到现在比利时的布鲁日,于是布鲁日就成了当时的钻石加工中心。但是到了十五世纪,布鲁日的出海口茨维因河被沙土淤塞,钻石业便转到当时的重要港口和贸易物资集散地安特卫普,从此钻石加工业在这里发展起来。十九世纪,在南非和现在的扎伊尔等地发现钻石后,安特卫普的钻石进口更方便了,它作为钻石加工中心地位也日益巩固。
在安特卫普市泽居斯街和莱斯街的交叉处有一座路易·德贝尔凯姆的塑像,传说是这位布鲁日人在十四世纪首先发明了把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钻石切开的方法,并创造了磨制钻石的技术。这也许是个传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比利时的钻石加工技术是高超的,它很早就摆脱了家庭工业方式,建立起专业化的加工厂。这也是安特卫普钻石业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离开公共关系部,在主人的引导下穿过两条小街,记者来到了钻石加工厂。因为厂里到处是宝石,所以这里戒备森严,入口处被金属栏杆分隔成几条甬道,每次只能通过一人,旁边还有警察守卫。记者交出身份证换来一张特别的塑料卡片,把卡片塞进孔道,栏杆才能打开,来客一过,栏杆又立即关上了。每个车间的门口都有闭路电视监视,认准了来客才给开门。
钻石加工一般分为劈理、锯割、粗磨和细磨几道工序,操作过程相当繁复。既然钻石是最坚硬的物质,要锯割和磨制它,只得还用钻石,同类相克嘛。用钻石粉和油合成的粘液抹在圆形铜片上,使铜片象电锯一样转动来锯钻石,一克拉的钻石需要4个小时才能锯开。然后经过粗磨和细磨成为成品。
在各车间里,工人们聚精会神地在一块块小小的钻石上施展着自己的技艺。据介绍,这里的工人都毕业于钻石技工学校,经过三至四年的严格训练才能正式工作。经过严格训练的工人能合理地使用原料,把损耗减少到最低限度。他们能在一克拉的钻石上磨出57个面,使钻石闪闪发光。
离开车间,记者又来到钻石交易所。当前全世界共有十九个钻石交易所,而安特卫普一个城市就有四个,居世界之冠。通过同样森严的门卫,进入面积有五百多平方米的交易所大厅。为准确鉴定宝石的光泽,大厅对光线的要求很严格。记者注意到,高不过十米的大厅,大玻璃窗就高达八米。在大厅靠窗的一边坐着来自各大洲的钻石商人洽谈生意。凡是谈妥生意的,须由卖方在“正式天平”处过秤,由工作人员填表连钻石一起放入特别的信封里,加封盖印,然后再由卖方交给买主验收。
钻石业是安特卫普市经济的一大支柱。直接从业人员一万五千人(其中有八千五百名工人),加上间接有关工作人员共三万人。该市的银行、保险、旅馆、饮食等行业,很大程度上有仰赖钻石业。钻石业在比利时全国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比利时的钻石进出口总额居世界首位,正因为如此,马尔滕斯首相把比利时出口的钻石比作比利时最好的“经济使者”之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