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大力培养戏曲新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8-27
第7版()
专栏:

大力培养戏曲新人
  浙江省文化厅
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浙江省剧种、剧团和剧目逐步恢复。可是,艺术人才后继乏人的状况极为严重。大力培养新人,成为振兴戏曲艺术迫在眉睫的任务。从1978年开始,全省各地积极采取措施,着手培养戏曲艺术接班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目前,我省越剧、婺剧、绍剧、昆剧、甬剧、瓯剧等剧种的一代新人,正在逐步成长。省越剧“小百花”演出团、婺剧“小百花”东阳县演出队等,赴香港、日本和在本省、外省演出,受到观众的热情鼓励和称赞。几年来,全省招收培训的一千九百多名各剧种的学员,已有一千三百七十七名先后充实到了各专业剧团,戏曲舞台上已较普遍地由青年演员当家了。此外,还涌现出一批很有发展前途的苗子。
如何争取快出、多出、出好的人才,我们感到必须解放思想,清除“左”的影响,以改革的精神,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普选、广育、精挑、严训,大力培养新人。几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依靠省、地(市)、县三级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我省戏曲剧团数量大,剧种也比较多,但是,培养戏曲演员的中等专业学校仅有一所浙江艺术学校,全省急需大量的青年艺术人才全靠省艺校培养输送,难以解决。因此,必须发挥各地和各剧团的积极性,采取多层次、多种形式办学。1978年恢复浙江艺术学校,接着开办浙江昆剧团培训班。1979年又为主要地方剧种的绍、婺、甬、姚剧建立四个地区培训班。与此同时,各地和各剧团也先后办起了各类戏训班七十多个。几年来,全省已为各专业剧团培养各剧种青年演员、伴奏人员等近二千名。目前,我省各剧种的专业剧团的演员结构,绝大多数已得到更新。以六十八个越剧团为例,青年演(学)员已占总数的50%以上。这样,不仅初步解决了戏曲演出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而且还涌现出一批有发展前途的“尖子”。
(二)从艺术人才的特殊要求出发,广开才路,扩大选材范围。戏曲表演人才,需要具备形象、身段、嗓音等一定的天赋条件。选才范围越广,发现好苗子的机会就越多。但是,按规定除列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浙江艺术学校外,戏曲学员只许在城镇户口中招收,这样,选材的范围狭小,势必影响招收学员的素质。在我省广大农村,戏曲有较深厚的群众基础,要保证学员的素质,向广大农村招生非常必要。为此,在省委的关心和劳动人事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1979年起,突破了只在城镇户口中招收戏曲学员的限制,当年拨给招工指标五百名,允许在农村户口中按一定比例招生。1980年,省劳动人事部门又明确指出,只要天赋条件好,符合招收条件,农村户口的不受比例限制,并委托我们把关。根据这些规定,截至1982年年底,我省共招收学员七百八十人,其中农村户口的五百五十五人,占71%。由于招收学员采取了特殊政策,选材面宽,把关较严,使戏曲演员队伍更新加快,质量也比较好。
为了解决专业剧团为数过多、队伍比较臃肿与正常的新陈代谢之间的矛盾,从去年开始,我们主要采取合同工的办法,经过考核后对符合条件的试行全民合同工吸收,其中各方面较好的给予特许全民招工指标吸收。目前,我们正在与有关部门联系,确定一个正常新陈代谢的比例,每年安排一定招工指标,严格掌握使用,保证艺术队伍的不断更新。
(三)举办会演评奖,促进青年演(学)员成长,扩大在观众中的影响。演员成长需要自身的勤学苦练和全面严格的教学,才能发挥其天赋条件,还要通过舞台实践,进行评介宣传,使其艺术上不断成熟,在观众和社会上产生影响。为此,我省于1980年首次举行青年演员会演,共有一百九十八名演(学)员获奖。会演后,浙江日报、省广播电台等单位,举办了群众性投票评选“最佳越剧青年演员”的活动。
为了全面检阅和交流培养戏曲学员的成果和经验,1982年秋,我们举行了全省戏曲“小百花”会演,参加会演的四百余名各剧种的学员,是从全省近二千名学员中层层选拔出来的。会演中,评选出“优秀小百花”五十名,“小百花奖”一百五十名,对在培养艺坛新人做出成绩的三十三名老师授予“优秀园丁奖”。这次“小百花”会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小百花”成了广大群众对青年演(学)员的赞誉。
(四)在普遍培育的基础上,精选好苗子,严格训练培养造就“尖子”。为了使学员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戏曲艺术接班人,在他们毕业和结业后,我们继续抓紧培养提高工作。主要是采取三种办法:一是浙江艺术学校建立进修班;二是请剧种古老、功底深厚的浙江昆剧团,担负部分青年演员的进修培训任务;三是依靠外援,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拜师求艺等等方式,向省内外名家、前辈请教。
在兴办各种训练班的过程中,各地都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例如,东阳县婺剧团训练班,学员没有宿舍,练功没有场地,他们就借住老百姓家里,在稻草堆上练功,初步练出了一身硬功夫,受到广大观众的赞扬。各地、市、县党委虽然都很重视,但因地方经费有限,学员入学只能发少量生活费,连伙食也要自带;教师很少,一个教师要教好多学生。但是,教师、学员们都不怕苦、不怕累,他们取得的成绩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正规学校。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也是我省戏曲表演接班人迅速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几年来,我省在培养戏曲表演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用改革的精神,从艺术教育的特点出发,勇于实践,不断探索,以开创艺术教育的新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