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读征婚启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8-29
第8版()
专栏:

读征婚启事
舒展
天津率先办起一大好事:帮助未婚的大龄青年解决婚姻问题,得到了陈云、耀邦同志的关注与支持。许多大中城市相继纳入议事日程。妇联的老大姐们乐乐呵呵地繁忙起来,组织各种形式的联欢活动。佳话频传,有情人终成眷属,喜糖之甜,别有风味。报刊上,好心的编辑腾出版面,征婚启事多了起来,几十万未婚的大男大女羞于启齿的苦恼,通过报纸敢于向社会倾吐了:嘤嘤求偶,何羞之有耶!
征婚启事是当代青年心理的一面镜子,而求偶标准,却是社会风尚的一种微妙的反映。如某女29岁,大学文化,在某单位任编辑,启事中表示:不求对方家境如何好、学历怎么高,只求健康、忠实、肯钻研、有自信。这也是求偶中的一种思想解放。一些没有大学文凭家境贫寒的好小伙获得了彩楼一试的资格,有比较的数量才有择偶的标准可言,她满可以“择优录取”嘛。
但也有在择偶标准上很缺乏实事求是精神的大男大女在。据北京市工、青、妇的调查,下列情况,令人不安。有的女方要求男方:个子高,文化高,才华高,职业高(玄乎?!);男方要求女方呢:容貌象演员,身体象运动员,态度象服务员(也有蛮横的),声音象播音员,烹调象炊事员。
对此,怎不叫人喟然长叹:危乎高哉!四“高”五“员”,求偶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只得到太虚幻境中去寻找了!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中有这么两句台词:“爱情是这样充满了意象,在一切事物中它是最富于幻想的!”
意象中的配偶不论怎么完美,哪怕她“高”到宇宙女航行“员”的程度,最后还得回到地面上来食人间烟火,或生儿或育女,坐月子丈夫还得洗尿布。您就是《奔月》中的嫦娥吧,还得吃乌鸦炸酱面呢,连《天仙配》里的董永和七仙女,也还得织布浇园呀。人是不能靠幻想美梦生活的。
“爱情的镜子往往模糊不清”(阿拉伯谚语)。它照不清自己和对方。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张贤亮著)中塑造了一个耽于艺术幻想的老姑娘海南,很值得大龄女青年照照,看有无自己的影子。
笔者为啥一个劲儿的给大女洒点凉水呢?根据也有一点。北京市工、青、妇调查:30~39岁的未婚青年共有五万二千人,其中男三万六千,女一万六千;而城区(包括海淀、丰台等近郊区)未婚大青年的性别比例是:32~33岁的大男有四千人,而30~31岁的大女却有六千人;35~39岁的大男为五千六百人,而32~36岁的大女为七千人。就是说,从总数中性别比例看是男多女少,但从城区看则相反。另外,从我国婚姻习俗看,大男择偶的范围大于大女;从北京市城区未婚大男大女的年龄层次看,男优于女。再从职业分工、性别分布上看,您能说男多的建筑、煤炭、环卫、重工业就低,而女多的纺织、服务、教育、卫生系统就高么?
诚然,爱情是不能搞“瓜菜代”的,宁可不嫁,也决不凑合,这对;但我奉劝大男大女要从四“高”五“员”的标准上回到中国大地上来,标准嘛别太主观,要有适当的灵活性。特别是要把我方与彼方相对地进行反复的比较衡量,不要失重。玫瑰固然香美,一到节令也是会凋谢的。众多辛苦的“红娘”穿针引线,而莺莺嫌张生不够一米八,张生挑莺莺的烹调技术,岂不难哉!
《男人的风格》中的海南的父亲是一位部长,他说:“难道我们的南南还愁嫁不出去?真是咄咄怪事!”可是生活、时光是很不客气的。过分矜持,只会把她挂起来。
末了,还得奉劝大男大女的父母,别给儿女帮倒忙,一味的盲目加温;否则,即令热心的“红娘”们跑断腿、磨破嘴,联欢会开了又开,双双对对的成功率是很难提高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