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关卡”变“媒介”——记佛山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8-30
第2版()
专栏:

  “关卡”变“媒介”
  ——记佛山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本报记者 蔡东士
广东省佛山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在成立以后短短一年里,为一百一十名工程师和其他技术人员办妥了应聘进佛山市的调动手续。一些为改变工作环境而几年奔波在各种“关卡”间的科技人员,一两个月就在佛山安顿好家属,愉快地走上了新岗位。
交流中心成立伊始,佛山市委就召集劳动局、人事局、公安局、粮食局和其他有关部门的领导开会,根据有关的政策,研究制订对科技人员的招聘措施和可能实现的各种优惠待遇,然后授权交流中心负责联系办理。应聘人员一经交流中心拍板定案,其家属落户、子女工作、住房安排等,一次解决,所有部门都开放绿灯,简化调动手续,杜绝档案旅行和各部门扯皮的现象。更可贵的是这里的人们看待知识分子不戴有色眼镜。来自西安的一名技术员,父亲因反革命罪被判刑,他妻子有些亲属在海外,因此他一直受某些人的歧视。佛山市接到他联系工作调动的信之后,也连续接到其所在单位介绍其“社会背景复杂”、“希望慎重”的来函。人才交流中心毫不犹豫地录用他到变压器厂工作,他妻子也得到妥善安排。
佛山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在为科技人员牵线搭桥,办好调动手续后,还继续与他们保持联系,帮助他们克服新环境中产生的困难,对安排不合适的进行调整。因此,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被吸引到佛山市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