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独特的联邦德国教育制度(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9-02
第5版()
专栏:国外教育动态

独特的联邦德国教育制度(二)
罗荣兴
升大学不用考试
正当我国的高中毕业生们挥汗战高温,准备上考场尽力一搏的时候,联邦德国那些拿到完全中学毕业证书的年轻人正在树荫下静静地思索着上哪一所大学为好。
在联邦德国,上大学通常是不用考试的。只要有文理科中学的毕业文凭,就当然地取得了上大学的资格。另一条途径是通过实科中学、专业高中和大专的学习,取得大专毕业文凭,也可升大学继续深造。如果仅仅在普通中学和职业学校学习,就业后通过业余学习想上大学,那也可以,但必须通过大学入学考试。当然,艺术院校因为有它的特殊要求,也必须进行招生考试。
据1980年统计,联邦德国有九十所正规大学(此外还有二十五所艺术学院和一百一十八所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大学生大约一百万人。由于普遍采取不经考试直接升入大学的办法,会不可避免地发生部分名牌大学和一些特别热门的专业(如医学、法律等)求学者远远超过招生名额的现象。因此,也有部分大学和某些专业采取限额招生的办法,一般是根据求学者高中毕业考试的平均分数和取得上大学资格后的等待时间择优、择先录取的。
这种直接升学的办法有它的优越性,即摒弃了“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学生们不必担心因为偶然一次考试未发挥水平而丢掉前程。相反,他们必须在小学和中学长期扎扎实实地学习,才能以优异的条件取得入大学的资格。但要实施这种直接升学的办法,就必须对中学教育提出严格的要求。在联邦德国访问期间,我们遇到一些中国留学生,他们向我们介绍这方面情况时,颇有感慨:“在大学里学习的联邦德国同学,来自南北各个州,来自城乡各个中学,都是未经考试上来的,但他们的水平相当齐整,说明那里的中等教育质量普遍较高,同我们国内只保几个重点中学的做法有很大不同。”
取决于社会需要
既然上大学不必考试,并且只要智力发育正常,通过不同途径的努力均可获得上大学的资格,那么会不会出现个个孩子都去上文理科中学,人人都想上大学的现象呢?回答是,不会的,至少目前没有发生。因为孩子及其家长在选择他们的升学道路时,着眼点是未来的就业。而联邦德国的社会制度决定了不可能给每个人发一个“铁饭碗”,相反,那里常常保持着数以百万计的失业大军。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在调节着他们的教育结构,而最终影响到孩子们的升学选择。
实际上,联邦德国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不同层次的劳动力和其他人才。通过普通中学、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各种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这类人员社会需求量最大,通过这一途径就业的人也最多。通过实科中学、高等专科学校培养的是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文理科中学、大学培养的则是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在联邦德国,大学毕业生通常在企业和机关里从事较为负责或重要的工作,他们的手下,往往是一批大专毕业生。因而,在技术的或其它专门的岗位上,大量的是大专毕业生,少数是大学毕业生。由于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有限,过多的人上大学就要冒失业的风险。我们在斯图加特的一家饭店里,碰到一个端盘子的联邦德国青年,交谈之下,才知道他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学的是公路设计,毕业后三年找不到工作,只能在此屈就,与其如此,还不如当年去上职业学校。
当然,青少年们作升学选择时也有自己的志向。据说,在联邦德国,小伙子中最吃香的职业是汽车机械师,姑娘们则喜欢当售货员,所以这两类职业学校往往人满为患。而在高级专门人才中,最受人尊敬的是医生、律师和教师,所以在联邦德国的大学里,大学毕业一般只需通过本校的毕业考试,唯独医学、法学和师范专业的学生必须通过国家考试才能取得文凭。
(续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