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如何帮助山区农民敲开致富大门? 许村供销社建立信息网促进商品生产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9-03
第2版()
专栏:

如何帮助山区农民敲开致富大门?
许村供销社建立信息网促进商品生产发展
本报讯 山西省和顺县许村供销社为了帮助农民敲开致富的大门,自去年供销社体制改革以来,大力抓商品信息,运用信息指导农民发展商品生产,搞活山区经济,受到农民的赞扬。
许村供销社地处太行山区,这里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流通不畅。1978年,他们扶持农民生产二万多斤党参,收购起来却找不到销路。从此再不敢扶持农民发展党参。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民发展生产的劲头十足,强烈要求许村供销社帮助推销剩余产品。1982年供销社驻外地的采购员回来报信:河北邢台和武安市场上山药蛋紧缺。他们以这条信息为指导,扶持农民生产山药蛋一百三十多万斤,以一角二分钱一斤,推销到邢台、武安五十六万斤。供销社职工认识到商品信息就是财富,开始大抓商品信息工作。
目前,这个社在河北省邢台市建立了商品信息站,作为了解国内市场动向的窗口,社内建立了商品信息室,村村聘请会计员为信息联络员,分销店的职工、双代店的双代员为信息传递员,五名专职“信息员”来往于邢台、天津、河南、广州、阳泉等省市。这样,全社就组成了一个很有活力的商品信息网络。信息网络的任务是:收集外省、市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变化的情况,用信件、电报等工具与当地进行联系,把经过整理的信息,随时传递给农民。
信息网络的建立和活动,促进了山区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搞活了流通。
1983年春节前夕,广州发来电报:菜牛有销路,价格比较高。他们马上收购了五十多头菜牛,运到邢台火车站,装了两节车皮,由专人押车直接送到广州。以后许村供销社又五次向广州销售了二百一十头菜牛,价值达十万余元。去年2月,邢台外贸农产品公司发来信息,广州需要麸皮,价格每斤一角五分。许村乡的麸皮正没销路,供销社立即通过信息网络组织农民交售,一次就推销了麸皮三十四万斤,价值五万五千元。
今年,他们根据邢台市场的情况,在邢台市设立了一个农副产品经销门市部,推销山药蛋、双醋、木耳、核桃、花椒、苹果、麻皮、山货等农副产品,开业三个多月来,买卖兴隆,顾客盈门,销售本地的农副产品价值达十一万多元。
信息促进了生产,山区农民开始富裕起来。农民吃、穿、用都有了显著的变化。过去门市部摆的麦乳精,一年卖不了几瓶,现在进的货很快就销售一空;过去农民吃的是玉茭面、小米、山药蛋,如今吃的是许村供销社供应的白面大米;过去,农民是土棉布衣服打补丁,现在穿的是商店买的“涤确良”。全乡一千七百四十一户,基本上户户有了缝纫机,三分之一的农户有一辆自行车,年轻人基本上都戴上了手表;三分之一的农民家里有收音机,有的“重点户”“专业户”买了电视机。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供销社的买卖也越做越大,销售增加,经济效益提高,服务项目增多,供销社的信誉在农民心目中也大大提高,农民说:供销社帮我们敲开了致富门。 王兰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