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关于中青年干部锻炼成长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9-04
第5版()
专栏:调查报告

关于中青年干部锻炼成长的几个问题
最近两年,通过机构改革,调整领导班子,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怎样使这些同志充分发挥作用,尽快锻炼成长?从我们最近到部分省、区了解的情况来看,有几个问题值得认真研究解决。
一、要把中青年干部放在关键岗位,安排实质性的领导工作。有一位优秀的中年干部,是1963年毕业的大学生,工程师,多年担任一个大厂的主要领导,能力强,工作出色,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去年他到地委工作后,安排在副书记中最后一名,他分工的部门多是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很难充分发挥其特长。据了解,不少单位在选拔中青年干部时,往往安排副职容易通过,安排正职难;在副职中安排在后面容易通过,安排在前面难;安排虚职容易通过,安排实职难。这反映了某些领导同志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对中青年干部还不大放心,不敢大胆使用,也说明论资排辈的思想在不少同志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走上领导岗位的中青年干部,放在什么岗位,安排什么工作,对他们发挥作用,锻炼成长至关重要。有一位中年干部,过去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工作放不开手脚,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甚至受到一些非议。去年,他任市长后,较短时间内就使全市的经济工作和城市管理工作面貌大改观,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可见,把中青年干部大胆地放在关键岗位上,使他们真正“在其位,谋其政”,“逼”着自己动脑筋,想问题,就会在处理和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中,增长才干,锻炼成长。有些中青年干部可能会有些失误,但“吃一堑,长一智”,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是锻炼成长的一个方面。
二、老干部要为走上领导岗位的中青年干部创造条件,放手让他们独立负责地工作。有些单位,虽然机构改革中调整了领导班子,但面貌依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干部还没有大胆放权交权,新干部是有职无权。一位任某省直某局第一副局长的年轻干部,只分管一部分工作。一把手不在时,他也不能主持全面工作,加之有的同志对这位新干部不恭,使他心有苦衷,难以分辩。有的当了顾问的老干部,还事事过问;有的职务退了,仍然逢会必讲。新干部感到:责任大,权力小,“婆婆”多,四面牵制,八方掣肘,工作难开展,大胆改革创新就更难了。
老干部要放手让中青年干部大胆地行使职权,并不是说老干部对新干部的工作就不能过问了。老干部德高望重,经验丰富,有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应成为新干部大胆创新、勇于改革的靠山和后盾。
三、要减少兼职,减轻负担,使走上领导岗位的中青年干部集中精力抓大事,管全局。兼职过多,事务缠身,负担过重,是多数中青年干部的一大苦恼。有一位新提拔的副专员,除分管十个部门外,还兼任五个临时机构的领导职务和一个重点工程的总指挥,整天忙于应付。有一个总公司副经理,过去任生产技术科长时,调查研究时间占42%,会议时间占21%;现在调查研究时间占24.6%,会议时间占44.4%。失去了对时间的支配权力,还谈什么创造性劳动,提高办事效率?
要改变中青年干部负担重的状况,除了他们自己要改进工作作风,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外,老干部也要出面为他们说话,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给他们去掉一些不必要的兼职,减少一些不必要参加的会议,谢绝一些不必要接待的客人。
四、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特长。新干部在使用上,也有个“专业对口”的问题,不要人为地使选入班子的干部由内行变成新的外行,造成人才浪费。某中医学院有位中年副教授,学医九年,在中医活血化淤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造诣较深,撰有专著。任院长后,他却整天忙于日常行政工作。一位学习造船专业的工程师,担任副市长后,却分管财贸工作,由于不懂财务制度,批条子闹出了笑话。这种现象,并非个别。
五、处理好走上领导岗位的中青年干部的学习和工作的关系。近两年进领导班子,特别是进高级机关领导班子的中青年干部,大都是大学文化程度。他们所不足的,多是担任领导工作的时间短,领导工作经验少一些。因此,不少同志认为,应当让这些同志先在领导岗位熟悉情况,开展工作,做出一定成绩后,再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安排他们去学习。现在,有的地区和单位,把刚走上领导岗位的新干部,或刚列为第三梯队的干部,马上就抽去长时间学习,这对他们锻炼成长不一定有利,也并非迫切需要。有一位副厅长,大学读了六年,又攻读了三年研究生,去年机构改革中提到领导岗位,接着又抽他去学习两年。他说,我已人到中年,基本上是在学校度过的,还没有为党做什么工作,感到不安。
六、组织在领导岗位上的中青年干部进行适当交流。从全国情况来看,有的地区和单位后备干部相对力量雄厚,人才济济,不能发挥作用,形成积压;而有的地区和单位,由于地域和历史形成的原因,相比较人才缺乏。因此,有计划地进行新的、有专业知识的一代中青年干部互相交流,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选派一批政治素质好、有一定文化基础知识、有培养前途的民族干部到内地、沿海对口学习,定向培养,然后再回去工作,这对他们的迅速成长和“四化”建设都是很有利的。同时,从经济比较发达地区选调一些专业知识较好、懂经济工作的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少数民族和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去工作,定期轮换,这对改变一些地区的落后面貌也是十分需要的。
谷志瑞 李玉玺 王明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