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小农户实现机械化的有效形式——联邦德国农业考察见闻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9-07
第7版()
专栏:

小农户实现机械化的有效形式
——联邦德国农业考察见闻之三
吴象 余展 姚监复
联邦德国的农业由七十五万个农户分散经营,平均每户的土地面积只有十六公顷。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约为英国的四分之一,美国的十五分之一。这种规模较小的农户如何实现农业机械化呢?联邦德国的农民创造了一种合作使用农业机械的好形式——农机环。
在慕尼黑期间,我们访问了巴伐利亚州的农机环协会。热情的安东·格雷姆博士向我们介绍了农机环的组织。这是一个农民自愿参加、调剂使用农业机械的合作组织。它本身并不拥有机器设备,而是把拥有各种农业机械的农户组织起来,互相调剂余缺。安东·格雷姆博士说:在农机环成立之前,出现过一种农业机械联合体,几户农民联合起来集资购买农机,共同使用,但经济效益差,产权为大家所有,无人具体负责。农机环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农机的所有权仍归个人,一切维修保养都由他本人负责,为别的农户提供有偿服务。收费标准有统一的规定,农机环制定了各种详细的价格表。一般情况下,一个劳力操作一小时机器,需付报酬十至十一马克。农户之间,可以直接支付使用费,也可以打电话通知农机环办理银行过账手续。在谈到农机环的作用时,博士先生认为这个组织是促进巴伐利亚州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他说:“过去有一位经济学家叫曼斯菲尔德,认为一个农场要想实现机械化,至少应该拥有二百至三百公顷土地。现在,我们通过农机环,使只有一二十公顷土地的小农户也实现了机械化。”
当我们驱车到达豪县访问时,县农机环主席克来特玛耶先生更具体地介绍了这个合作组织的优越性。达豪县农机环成立于1962年,当时只有八十四户农民参加,现在扩大到七百五十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40%),担负起全县70%耕地面积的机械作业。由于有了农机环,小农户就不必自己购置全套机械,可以节省这方面的开支,同时也提高了农机的利用率。农机环还经常向全体成员介绍新型农机及其使用技术,这也促进了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新型农机的推广应用。
据说,在联邦德国共有二百五十五个县一级的农机环,其中九十个在巴伐利亚州(面积大的县有两个以上的农机环)。平均计算,每一个“环”有五百七十六户。有关专家认为,最理想的规模每个“环”为一千至一千五百户,最多不超过二千户。特别使人感兴趣的是,这么大一个县农机环,竟只有两位管理人员:一个脱产的总干事和一个不脱产的主席。“管中窥豹”,由此可见联邦德国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之高。
达豪县农机环总干事克卢申先生的办公室,就设在他家中的一间屋子里。这间面积不过十几平方米的房间,摆着办公桌、书架,还有一部电子计算机,储存着七百五十户的信息,如各户有什么机器、何时需要农机环提供机器和劳务作业等。总干事先生在同我们交谈时,电话铃响了,原来是有一个农户要求农机环提供帮助。放下听筒后,总干事先生说,为各户调剂余缺就是我的职责。在这间办公室里,他可以随时与农户联系,甚至可以直接同正在田间作业的拖拉机手通话,请他到某处去帮助某人干活,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节省了油料。总干事外出时,通过电话录音把农户需要托办的事项记下来,回来后再处理。
对农机环的管理人员,有着严格的要求。必须具有一定的学历,还必须参加联邦政府粮食农林部举办的学习班,获得考试合格证后,才能担任县的农机环主席和总干事。政府对农机环采取支持和鼓励的政策,巴伐利亚州政府还资助脱产的农机环总干事60%的工资。这个群众性的农机合作组织的资金来源,除政府资助外,靠成员交会费。参加农机环的,每户一年交五十马克的会费,相当于一百公斤小麦的价格。
近几年,农机环由单纯调剂农机的余缺,发展到调剂劳动力的余缺,这就大大方便了农户尤其是从事畜牧业的农户,使他们也能够离开岗位外出休假。仅达豪县就有八十个女劳力、二十五个男劳力,可以为其他农户提供临时性的劳务服务,诸如,帮助料理家务、照顾病人、饲养牲畜和从事田间劳动等。在农机环总干事的信息库中,也储存有这方面的信息资料,并规定了劳务工时单价。至于没有参加农机环的农户,偶尔请求支援也是可以的。
在农忙季节,农机环会不会产生调不动的情况呢?我们关心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得到的回答是:通常的情况下,不会。因为,他们号召参加农机环的人发扬牺牲精神,当别人需要的时候,宁肯把自己的活停下来。
联邦德国的农机环组织与很多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国际联系。据说,奥地利、瑞士、荷兰等国也有类似的组织。他们希望,在这方面的国际交往中能有中国参加,因为中国在农机合作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续完)(附图片)
达豪县农机环农户的拖拉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