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雄县蠡县县委从新情况出发 与新形势相适应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9-11
第5版()
专栏:经验交流

雄县蠡县县委从新情况出发 与新形势相适应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近几年来,河北省雄县、蠡县的各级党组织,克服“左”的思想影响,以改革创新精神,注重在专业户、重点户、联合体的先进分子中发展党员、选拔干部,改革干部制度,加强了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克服“左”的思想影响,吸收“两户一体”中的先进分子入党 农村在实行以家庭经营为主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出现了一大批专业户、重点户和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其中涌现出一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有的已具备了党员条件。两县县委认为,应当象当年对待搞土改时的贫雇农和合作化时期有社会主义觉悟的积极分子那样对待他们,加强培养教育,及时吸收已经具备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到党内来。但是,也有一些同志对他们存有偏见,有的认为,“两户一体”农民搞发家致富,同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大目标相违背,发展他们入党会改变党的性质;还有的同志认为,搞商品生产的农民,不少人有投机取巧、唯利是图的思想,发展他们入党会给党组织造成新的不纯;甚至有的人担心,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会带来新的两极分化。两县各级党组织反复学习中央有关文件,并通过调查、剖析大量典型事例,端正了上述模糊认识。1982年以来,这两个县共培养“两户一体”中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一千四百五十七名,目前已发展一百一十八名。蠡县辛兴大队新党员李永占,去年组织二十户承包了该村机制砖厂,盈利十万元,除按合同规定交大队和留公共积累外,自愿拿出一万元购买X光机一台,支援大队医院建设。另外,他还把工厂发给自己的一千元厂长奖金交给大队,照顾军烈属和五保户,受到群众的好评。
把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能带头勤劳致富的党员选进党支部领导班子 在当前农村经济开始由自给半自给性生产向商品性生产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新形势下,许多基层领导班子成员年龄大、文化低,与形势和任务很不适应。县、乡党委按照干部“四化”的要求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每个农村大队要选拔一两名初高中毕业生进领导班子的指示,1982年以来,两县共调整三百四十一个农村党支部领导班子,把七百一十九名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带头勤劳致富的党员,大胆地选拔到党支部领导班子中来。蠡县枣林村专业户、共产党员杨国建,今年年初当选党支部书记后,向全村群众立了“军令状”,两年内要达到人均收入一千零五十元的水平。他从干部、群众中集资六十八万元,建立了四个小型工厂,其中三个现已投产。
打破旧框框,实行农村干部制度的改革 在干部制度上,他们解放思想,大胆地进行改革。一是乡干部实行岗位责任制。蠡县桑园乡党委从1983年初开始,根据每个干部的不同岗位,明确责任,采取一季一评,年终总结的考绩办法,实行有奖有罚,把出勤多少、完成工作任务好坏和经济利益结合起来,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保证了各项任务的完成。二是乡经济联合社的干部从农村中选拔。雄县县委从农村有文化、有胆识、有经济头脑、能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优秀年轻人物中选拔乡经济联合社的领导干部,不转干,实行选举任期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