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克服错误思想 适应新的形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9-11
第5版()
专栏:整党学习体会

克服错误思想 适应新的形势
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 华文江
几年来,我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积极的。但在有些时候,却总跟不上不断发展的新形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四川省政府颁发了市场管理文件,我们很快开放了农村集市贸易和城市农副产品市场,纠正了过去许多“左”的错误,但很不彻底。总的情况是,放得不活,管理偏严,对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都不利,对农副产品和耕牛的贩运限制较多,对农村手艺匠人外出做工和对个体工商业户的发展控制很严。去年初贯彻中央1983年一号文件时,虽然又放宽了若干政策,前进了一大步,但工作仍存在有不少问题。如对流通领域的企业经营范围、经营活动、经营方式限制严,干预过多;对乡村小企业的发展限制过多,手续繁杂;对一些违犯政策和处理不当的案件纠正不力等等。
为什么有这些问题?
一是“左”的影响没有肃清。对贩运农副产品和耕牛以及对流通领域的种种限制,在制定这些政策时我是赞成的,当时并没有认识到这些限制是不利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我为什么赞成这样的规定?主要是怕“私人获利太多”,会出问题。这是我考虑如何执行政策的出发点。在只准购置车船搞运输而不准兼搞贩运,不准雇人开车,不准个体户跨业搞“回头货”,不准外地买来外地卖等等,都是为了限制其收入。我认为,通过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对经营活动等要有所促进。但在新的形势下我没作深入的研究,就采取不加区别地一律加以限制。实践证明,这种限制对生产和流通都不利。很明显,这是“左”的思想在工商管理工作上的反映,这是与党的富民政策相违背的。
二是求稳怕乱,工作放不开手脚。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接触面广,特别是市场和个体工商业户的发展,各方面反应非常敏感,容易受到指责。因此,我在工作上总是比较小心谨慎。去年农村个体工商业户迅猛发展,一下增加几十万人,各方面反应突出。我就想把一些发展快的县停一下,整顿一下,怕搞乱了不好收拾,要挨批评,因而对农村商业的发展限制很严。这种怕这怕那还反映在其它方面。如怕影响主渠道,对集体商业经营活动放不开,支持不够,怕影响农村收购计划,对市场管理过死;怕小企业盲目发展挤了大企业的原料和市场,对小企业审查过严,限制过多;怕乱了经济秩序,对企业经营范围和经营活动管理过严等等。为了求稳,就从“管”字上下功夫多些,从“放活”方面下功夫不够。这种求稳怕乱的思想,实质上是个人主义在作怪,怕自己犯错误,想在自己离休以前不犯大的错误,平平安安过去就行了。这种思想,是与党中央提出的解放思想、大胆改革的精神相违背的。
现在我认识到,工作中要正确地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自觉地服从于和服务于总目标、总任务,就必须努力克服“左”的影响,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规定和办法,克服旧思想,适应新形势,为“富国”“富民”做出新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