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发展中日友好促进两个民族兴旺发达和富裕幸福 王兆国在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首次会议上作基调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9-11
第6版()
专栏:

发展中日友好促进两个民族兴旺发达和富裕幸福
王兆国在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首次会议上作基调报告
新华社东京9月10日电 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中方首席委员王兆国9月10日在东京召开的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首次会议上作基调报告。全文如下:尊敬的石川忠雄首席委员,尊敬的各位日方委员,朋友们:
今天,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首次会议隆重开幕,我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代表中方委员会和出席会议的中方全体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中曾根首相在国务繁忙中,亲临会场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我们这次会议是极大的荣誉和鼓舞,我谨向首相阁下致以深切的谢意。
面向二十一世纪,探索中日关系的未来,对于我们两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是一项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去年胡耀邦总书记访问贵国和今年中曾根首相访问我国时,两国领导人就中日睦邻友好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高瞻远瞩地交换了意见,一致确认要使二十一世纪成为中日更加友好的世纪。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就是在两国领导人的亲自倡议和关怀下成立的,它以促进二十一世纪的中日友好为己任,不仅得到两国人民的热情欢迎,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瞩目。今天,在双方委员会首次聚会的这个讲坛上,我有机会就中日二十一世纪友好的重大意义和我们委员会所肩负的历史重任阐明中方委员会的基本看法,感到十分荣幸。
使二十一世纪成为中日更加友好的世纪这一响亮的口号,高度概括了两国人民的愿望,充分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就有友好交往的传统。两国先人梯山航海,相互交流,促进了两大民族各自的繁荣发展,谱写了许多感人肺腑的友好篇章。鉴真六渡东海,双目失明而矢志不移;阿倍仲麻吕埋骨长安,毕生致力于中日友好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种绵延二千年的友好历史不仅在世界民族交往史上为世人所称颂,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成为我们今天发展二十一世纪中日友好的坚实基础和深远渊源。
近代,中日之间曾经出现过一段不幸的历史,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但当黑暗过后,却有更多的志士仁人为两国早日修好呕心沥血,奔走呼号,甚至不惜献出生命。鲁迅先生曾经预言:“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略战争非但没有隔断两国人民间的友好情谊,反而使人们从历史的教训中更深刻地领悟到中日睦邻友好对于我们两个民族是多么宝贵和重要。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长久积蕴在两国人民心中的友好愿望迅速化为推动两国关系全面发展的实际行动。短短十二年间,中日友好事业不断取得丰硕成果,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都达到历史最新水平。日益增进的睦邻友好已经并将继续给两国人民带来好处,从而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中日关系的历史演变清楚地告诉我们:中日两国斗则皆伤、和则俱荣。使二十一世纪成为中日更加友好的世纪这一口号继承了两国人民的友好传统,揭示了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完全符合我们两个民族的根本利益。
在当今国际形势下,发展二十一世纪中日友好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已经发生了两次巨大浩劫,人们对战争造成的种种悲剧至今记忆犹新。在国际局势动荡、战争危险依然存在的今天,中日两国和睦相处,誓不再战,不仅会为我们两国开创一个长期稳定的和平发展环境,还将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做出重要贡献。
中日两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科学技术水平不同,自然资源条件各异,经济结构也互有特点,在今天乃至将来的发展上彼此需要,互为补充。这就为我们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和充分的可能。发展二十一世纪的中日友好,建立长期稳定的经济技术合作关系,必将大大促进我们两个民族的兴旺发达和富裕幸福。
中国人民希望同日本人民发展二十一世纪友好的愿望是真诚的。我们从切身的经历中深知平等待人之可贵,恃强凌弱之可憎。中国将永远恪守不谋求和反对谋求霸权的原则。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必须彻底摈弃闭关自守的锁国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长期执行对外开放,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是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要求和中华民族不可逆转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基本国策。日本是我国的友好邻邦,发展同贵国的长期睦邻友好是执行我国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彼此以诚相待,相互信赖,恪守信义,共同努力,使二十一世纪成为中日更加友好世纪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如果要问,实现中日二十一世纪更加友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在我们看来:
一、在政治上,中日两国应成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长期和平共处的典范。
国家关系的好坏并不取决于社会制度的异同。中日关系的重建与发展再次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只要双方真诚信守中日联合声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原则和精神,认真贯彻中日关系四项原则,无论前进道路上遇到什么障碍,出现什么国际风浪,中日两国都将长期友好下去,成为超越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关系典范。
二、在经济上,中日两国应成为平等互利、共同繁荣的伙伴。
中日之间日益密切的经济合作将有力地促进各自的经济发展,而日本经济今后的持续繁荣和中国现代化的逐步实现将为我们两国开辟更加广泛、更高水平、从而更有成效的合作前景。只要双方真正做到平等互利,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我们就可以在二十一世纪以至更长远的未来携手合作,结为共同繁荣、相得益彰的伙伴。
三、在文化科技交往上,中日两国应成为相互学习、共同前进的朋友。
中日两国文化悠久博深,人民勤劳智慧,曾同其它东方民族一起,共创灿烂的东方文明。今天,不断扩大文化科技领域的友好交往,将促进两国各自的文化建设,进而为开创未来的世界文明做出我们新的贡献。
四、在国际事务中,中日两国应成为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促进人类进步发展的积极力量。
中日两国都是亚洲的重要国家,在和平与发展问题上,负有义不容辞的国际责任。我们之间的友好合作应有助于亚洲地区今后的和平发展,有助于缓和南北矛盾,有助于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
二十一世纪离今天已并不遥远。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使二十一世纪成为中日两国更加友好的世纪既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又是一项艰巨的使命。由于两国国情和意识形态不同,以及重建睦邻友好的时间不久,两国间存有某些疑虑是很自然的。重要的是,我们既应目光远大,又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处理好眼前的各种问题,及时疏通想法,为增进真正的相互理解和信赖,为发展长远友好做出不懈的努力。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成立以来,两国各界人士和友好团体纷纷给予热情支持并寄以厚望,使我们愈感肩负责任的重大和光荣。我们愿同日方委员们一起,以历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工作,深入探讨中日睦邻友好关系长期稳定发展的途径,积极向双方政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我们中方委员会还准备利用多种形式对本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进行中日二十一世纪友好的宣传教育。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二十一世纪的友好归根到底要由他们去实现。我们愿与日方委员会相互协调,共同或分别开展以青少年交流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友好活动。
实现中日两国的长期睦邻友好是人民群众的事业,需要两国间所有友好组织、团体共同努力。几十年来,许多老前辈、老朋友献身于此,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不朽业绩已载入中日友好的史册,并将永远铭刻在两国人民的心中。借此机会,我愿代表中方委员会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敬意。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将以两国友好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为榜样,学习和借鉴各友好组织、团体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互勉互助,携手并进,为实现我们共同的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朋友们:
回顾中日友好走过的历程,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曾经是积蓄中日友好力量,推进中日友好事业的一面旗帜。邦交恢复后,早日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又成为两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今天,我们希望使二十一世纪成为中日更加友好的世纪这一口号成为两国人民的一面新的旗帜,并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使这一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们相信,在这面新的旗帜下,将汇合起两国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人民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历史潮流,并在人类历史的明天写下中日友好更加辉煌灿烂的崭新篇章。
谢谢各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