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富阳鹳山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9-11
第8版()
专栏:

富阳鹳山游
赵清阁
富春江是我久已仰慕的浙江风景胜地。
先到杭州,换乘汽车约一小时,即抵富阳县委招待所。下榻房间正好面对富春江,伫立凉台眺望,满目青山绿水,景色如画,诗意盎然,为之心旷神怡!
翌日晨起,朋友陪我游鹳山。我们由后山进,山不高而坡陡,策杖沿江行去,可以浏览山水风光。到了“澄江亭”,只见鹳山头伸向富春江,有如鹳鸟引颈啜饮之姿。徐步登山,至“春江第一楼”茶室品茗。茶室门外为“太液池”,是一个天然小岩洞,山泉积水成池,池前岩石布满藤蔓,花树参差,颇饶情趣。兴之所至,绘了一张速写画稿。然后向前山一条石阶路拾级而上,直达“双烈亭”。
双烈亭是为纪念爱国烈士郁达夫及其兄郁曼陀建立的,迎面亭楣横匾“双松挺秀亭”乃茅盾所书,亭内四柱有俞平伯、赵朴初写的对联。山墙嵌了一块石碑,雕刻着郁氏兄弟的全身立像。郁曼陀我不认识,郁达夫曾有几面之缘。那还是1938年,抗日战争的烽火使我们又会于武汉,酒叙于“同春饭馆”;记得还有老舍和韩侍桁等,当时达夫先生就是穿的一件中式长袍,和石碑上刻的形象酷似;风流倜傥,潇洒不凡的神采,栩栩如生!听说这块石碑刻成后弃置已久,两年前经人呼吁才得树立。而另外一块石碑,上面刻了郭沫若写的一首纪念郁达夫的诗,至今还没有树立;放在亭中地上,任人践踏,字迹早被泥土掩盖模糊,郭老书法向为海内外景仰赞誉,且郭老亦已作古,其诗作书法弥足珍贵,如此不知爱惜,未免糟践斯文!无论对郁氏二烈士,对郭老,都是不够尊重的,给外宾看到,也会贻笑大方,影响不佳!还有一件煞风景的事,即双烈亭下的公共厕所;据郁达夫长公子郁天民(县政协副主席)告诉我,斯乃“文革”时产物;臭气随风弥漫,游客为之掩鼻!虽多次向有关方面提请迁移,迄未解决。这不仅于烈士不敬,也碍观瞻!我觉得双烈亭将成为富春江畔的名胜古迹,郁氏兄弟因爱国反帝双双牺牲,是民族的骄傲,富阳的光荣,所以政府为之树碑建亭;园林负责同志也应该妥善保护这里的环境和文物才是。
在双烈亭我联想蹁跹,留连久久。离去时我向烈士石碑默默致敬,心里说:达夫先生是我钦佩的文坛先驱,四十六年前一别永诀,不意今天竟来他的故乡凭吊碑亭!惜无杯酒之祭,拟借富江春水与诗魂同醉,不亦可乎!嗟吁!
1984年8月8日于上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