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报纸批评储备棉质量事故问题得到处理 陕西省委通报查处官僚主义案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9-12
第1版()
专栏:

报纸批评储备棉质量事故问题得到处理
陕西省委通报查处官僚主义案件
本报讯 中共陕西省委8月22日发出通报,严肃处理造成四百六十六万九千斤储备棉严重质量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和玩忽职守的有关机关的领导人。
1982年,国家决定在陕西省储备棉花四千万斤。其中,入储备库八百万斤,其余三千二百万斤由产棉县就地代储。对于储备棉的标准,国家明文规定必须是三级以上的细绒白棉。商业部等五个单位也曾联合下达通知要求确保储备棉质量。但是,由于陕西省棉烟麻公司一些领导干部和原咸阳市棉烟麻公司某些负责人经营作风不正,玩忽职守,官僚主义严重,致使基层经营管理混乱,在棉花的收购、加工中违章失职,甚至弄虚作假,以劣充优,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三千二百万斤储备棉中,不合标准的劣质棉以及优劣混杂十分严重的就有四百六十六万九千斤,经济损失达一百余万元。质量问题发现之后,省棉烟麻公司有的领导不到现场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反而指使下属单位,拒绝仲裁检验,甚至有意包庇、袒护下级错误。
本报3月7日刊登的题为《700万斤被糟踏的储备棉的“申诉”》的记者调查,引起了陕西省委的重视,省委组织了联合检查组对这一事故进行了检查。检查组认为,报纸揭露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它是一起官僚主义和经营管理混乱造成的严重质量事故,充分暴露了一些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对党、对国家、对人民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作风。省委为此发出的通报要求各级党委立即动手,对本单位、本地区发生的由于官僚主义造成损失的案件一件一件进行系统的检查和清理,查清事实和责任,该撤职的撤职,该法办的坚决法办,绝不宽容姑息。同时,要通过查处此类案件,总结经验教训,认真整顿基层经济组织,保证整党和改革的深入进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