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林业也要重视流通——评述林业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9-12
第2版()
专栏:

林业也要重视流通
——评述林业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报记者 张志业
林业也要重视流通,是林业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贵州省开展林业改革较早,在政策和措施上都有所突破。这个省的林业厅负责人同记者谈话时说:农民造林育林,能不能通过流通渠道得到实惠,是关系到谁造谁有的造林政策能否落实的大问题。贵州省在改革中,坚持还利于民,让农民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使他们不仅有造林育林的义务,而且也有经营自己产品的权利。黔东南是生产杉木的集体林区,但是长期以来农民没有自主权。例如,办一个木材出境手续,要层层审批。一个县长每年要跑十几趟省里,费时费钱。今年,贵州省决定在简化采伐审批手续的同时,简化木材出境手续。原木、板材及其半成品运输出境由省林业厅制证,委托县(市)林业部门审批并填发。由于改变了“山无主、主无权、权无责、责无利”的状况,极大地调动了农民造林育林积极性。今年已造林七百五十万亩,比去年全年增长27%。
开放木材市场,尤其是林区及其毗邻县的木材市场,是搞活林业流通领域的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许多人担心开放市场会引起乱砍滥伐。事实证明,只要工作做好了,这种担心应当解除。今年,云南省经过试点,有计划地逐步开放木材市场,农民从中直接得到了好处。过去不准木材上市,买也违法,卖也违法,好材被劈成柴烧,偷砍盗伐严重。现在,这类事件大大减少。去年澄江和通海两县发生偷砍盗伐事件五十三起,今年开放市场后的4至7月仅发生五起。去年,这两个县经过很大努力,才造林二万八千多亩;今年,农民把造林看成治穷致富的途径,到7月底已造林十四万多亩,比去年全年增加五倍多。一位老农说:“我活到六十多岁,还没见过这样认真栽树。”
开放木材市场,组织农民调剂余缺,是件政策性强、关系到群众利益和森林安危的大事,一定要先行试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放,不能一哄而起。云南省从林业、工商、税务等部门抽调得力干部,组成市场管理领导小组,严格实行凭证采伐、凭证上市的方法。集市成交的木材,按国家规定缴纳税金和市场管理费。
为了疏理林产品的流通渠道,保护广大农民和林业单位的积极性,还必须扭转一些地方关卡多、克扣多,农民得益少的现象。广东省过去非统配材出省关口太多,增加了不少中间环节,产销无法直接见面,而且层层克扣相当严重,上交的各种税费有的地方多达二十种,群众意见很大。这样,农民卖一立方米松杂木,出省销售价按一百六十元计算,扣除各项费用,实得仅五十五元左右;卖一立方米杉木出省,售价二百六十元左右,农民只得一百元左右。最近,广东省人民政府已作出决定,对现有十四个省属检查站进行整顿,撤销九个,只保留五个。产材县每县只设一至三个,其余全部撤销。全省保留的检查站只占原有数量的四分之一,许多人对此拍手称快。
目前,市场上对木材的需求量大,供需矛盾尖锐,国家木材价格与市场价格相差悬殊,加上林业生产周期长,破坏森林容易恢复起来难。因此,在放宽流通政策的同时,要继续加强林政管理,既富山,又富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