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上海国庆市场展望 高档消费品畅销,吃穿用商品全面增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9-12
第5版()
专栏:

上海国庆市场展望
高档消费品畅销,吃穿用商品全面增长
本报记者 郭伟成
国庆节前的上海市场,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
今年1—7月,上海市社会商品零售额已达六十八亿一千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3%。上海人的消费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在吃、穿、用商品消费全面增长的同时,今年上半年购买力投向增长的次序从去年的穿、用、吃,转变为用、吃、穿。在用的商品中,消费趋向中高档商品,尤以高档耐用消费品增长更多。
为了满足消费需求,上海市商业部门预定国庆节前后投放市场的四十种主要日用工业品的批发总金额达三亿二千六百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48%。从商品分类看,比去年增加的有三十六种。高档耐用消费品的投放数将超过以往任何一年。其中电视机投放数比去年同期增长47.7%(彩电增长二点五倍),洗衣机增长二点二倍,电冰箱增长五点七倍,手表增长53.8%,其中国产女表增长92%,录音机增长32.7%,自行车增长23.9%。如今,消费者买冰箱要双门的,买洗衣机要双缸的,买电视机要彩色的,买录音机要双声道的。缝纫机市场则趋于平缓。
种种迹象表明,今秋对西服的需求将出现一个很猛的势头。南京路人立服装店8月20日冒着酷暑举行“优质服务示范日”,一天卖出一百五十套价格百元以上的全毛西服,二百套仿毛西服,二千件威士衫,总销售额六万余元。做工考究的男西服一直是有多少销多少。到国庆前后,西服将“热”上加热,适合做西服的各种精纺呢绒十分热销紧俏。预计秋季服装销售中,西服将占80%。西服流行又促使羊毛衫销售进入“黄金时期”,各类毛线销售相对迟缓。
文化用品也将十分热销。国庆前后,国产与进口照相机投放数比去年同期增加16%,胶卷增加13.8%,其中彩色胶卷猛增一至二倍,并相应组织彩色照相纸应市。传统上是集团购买的钢琴,现在90%是消费者个人购买,9、10月间投放市场的钢琴数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左右。还有风琴和吉他,分别增加18%和17%。玩具安排上市一百一十五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5%。
上海人的吃也趋向多样化,讲究营养。中秋月饼从往年重油重糖开始向少糖低脂肪转化,素月饼大受欢迎。为了满足消费,今年国庆的副食品供应将好于1978年以来的任何一年。节日期间增加对市民的牛肉、家禽、鲜蛋、水产等副食品的平价供应量。其中家禽、鲜蛋、肉类全部敞开供应,再投放皮蛋五百万只,比去年增加40%;活禽五十万只,比去年增加66.7%。水产品由于资源限制,供不应求。为了保证国庆供应,除保质保量供应定量海水鱼外,还准备了一万多担淡水鱼,二十万包冷冻小包装,其中有鳝鱼丝、虾仁、鲳鱼等十多个品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