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亲自处理的另一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9-13
第7版()
专栏:大家谈

亲自处理的另一面
读了你报8月4日第五版刊登的黄淑和同志写的介绍一些省领导人亲自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的文章,的确使人感到党风在明显好转,党和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了。
但问题还有另一面。
据报载,吉林和湖南的几位省领导人,每天要阅批群众来信五件左右,接待来访群众一人以上(按每月二十五天满勤算),这样一来,得占去他们多少工作时间?
在省级领导和群众之间,有那么多的各级干部,群众反映到省里来的大量问题,几乎都是他们职权范围内该处理、能解决的事,因得不到公正处理,群众才被迫找到省上的(个别无理取闹者除外)。省领导人亲自处理的来信来访这么多,不是证明下面有不少干部没有尽到职责吗?
省长和省委书记直接出面,为群众解决问题,这体现了他们的人民公仆本色。但如果仅限于此,似乎没有完全尽到公仆的责任。因为造成群众大量来信来访的主要原因,是下面某些干部没有按政策办事。不解决这个问题,即使省领导人直接处理了问题,群众回去也难免穿变相的“小鞋”。况且,事无巨细,均须上面解决,省领导人忙得过来吗?
依我之见,我们的省长、省委书记,或相当一级的领导干部,在“亲自处理”上,应打点纵深仗,既明断是非,又通过群众反映的问题,去深入考察、选用下面的干部。理一事,宁一户,选一贤,安一方。下功夫让下面的干部克尽职守,既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又能保证上层领导集中精力抓全局性的大事,这才是上策。
湖南省委统战部 张志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