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淡水养殖产量创最高纪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9-14
第1版()
专栏:数字与事实

淡水养殖产量创最高纪录
尽管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养鱼专著——范蠡的《养鱼经》,但是淡水养殖业的真正发展,却是全国解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五年间的事。1983年,我国淡水鱼养殖产量达到一百四十二点八万吨,居世界第一位,比1978年增长87.4%,平均每年递增13.2%,全国人民食用的淡水鱼中,80%以上是人工养殖的“家鱼”。
经过我国水产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使难度很大的鲢、鳙鱼的人工繁殖技术,五十年代首先在我国突破,从而不仅使鱼苗鱼种的生产和供应,完全置于人的控制之下,摆脱了千百年来依靠采捞天然鱼苗丰歉难保的被动局面,而且使淡水鱼养殖地区,从传统的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珠江三角洲一带,发展到除西藏以外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养殖品种除草、青、鲢、鳙四大鱼类外,又增加了鳊、鲴和新培育的荷包红鲤、岳鲤、中州鲤以及从国外引进的尼罗罗非鱼、白鲫、虹鳟、银鲑等。在我国传统的稻田养鱼基础上建立的鱼稻共生助长理论,把鱼(渔)稻(农)生态系统紧密地结合起来,推动了稻田养鱼的发展,1983年我国稻田养鱼面积达六百六十多万亩,涌现出许多亩产千斤稻百斤鱼的典型。
对传统的生态系养殖技术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搭配放养、轮捕轮放、桑基鱼塘、蔗基鱼塘、鱼牧结合等新的多层次深度循环利用自然资源的养鱼技术,使淡水养鱼由粗放粗养向精养高产方向发展。1983年,全国一千四百四十七万亩池塘,平均亩产鱼达一百四十二斤,广东全省一百四十万亩池塘,平均亩产达四百二十七斤。各地还因地制宜地发展了网箱养鱼、工厂化养鱼、高密度流水养鱼、利用电厂余热和地热养鱼等,使我国淡水养殖产量不断翻新。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利用涌泉密养虹鳟鱼,亩产接近九万斤,创我国淡水养殖产量的最高纪录。
(据农牧渔业部水产司、科技司资料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