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西藏发展旅游事业大有可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9-14
第2版()
专栏:

西藏发展旅游事业大有可为
本报记者 卢小飞 本报通讯员 白南风
西藏经济长期发展缓慢,农牧业至今仍未改变自然经济的封闭状态。
怎样加快搞活西藏的经济?不久前,记者在实地调查中看到,西藏的旅游业有灿烂的发展前景,很可能成为振兴西藏经济的重要一环。
在国内外旅游者的心目中,西藏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气势磅礴的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和昆仑山,悠久的文化遗迹,浓郁的民族风情,壮观的宗教建筑,具有令人倾倒的魅力。这几年,在几乎没有着意进行旅游宣传的情况下,到西藏旅游的外国和港澳游人不断增加。1980年到1983年,西藏接待国外旅游者六千三百人,增加了大量外汇收入,该行业平均每个职工创汇收入在全国名列前茅。如算上商业、交通、手工业等部门的收入,经济效益就更为可观。
西藏旅游业的发展,将促进和刺激商业、交通、民族手工业、服务业、建筑、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民间贸易的发展,促进市场的繁荣。
发展西藏的旅游业还会带来广泛的社会效益。大量信息的输入,现代文明的传播,将成为一种催化剂,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对西藏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与西藏毗邻的尼泊尔,近年来依靠发展旅游业得到了很大好处,仅喜马拉雅山登山旅游一项,已占全国外汇收入总额的五分之二。他们将境内一百二十二座山峰都标了价,八千米以上山峰的登山费为二千五百美元左右,珠穆朗玛峰的登山费为三千多美元。此外,还要向联络官交保险费一万二千六百零五美元,交向导费八千四百零三美元,加上食宿、登山物资进口税等等。尽管收费昂贵,登山旅游者仍蜂拥而至,据说提出申请的外国登山队已安排到1990年。
尼泊尔的面积为西藏的11.4%,去年尼泊尔外国登山旅游者达十八万人。西藏旅游资源比尼泊尔要丰富得多,近几年平均每年接客仅一千五百多人,不到尼泊尔的1%。
目前日本、美国、英国、西德等国旅游者对前往西藏旅游兴趣很大。可惜西藏旅游业的接待能力还远跟不上这种要求,只好谢绝众多旅游团体的申请。
目前,发展西藏旅游业的关键,是要制订相应的产业政策。首先是经营方式的改革。现在国家援建的西郊宾馆、拉萨饭店和日喀则饭店已相继动工,建成后要实施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和服务。还要鼓励个人和机关团体兴办旅游服务公司。同时,必须加强“软件”领域的开发,积极培训管理人员、导游等接待人员,建立旅游理论、政策的研究,掌握旅游市场的信息,注意国际市场的调查,以及开展与国外的旅游合作(如中尼合作)等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