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书记的头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9-14
第2版()
专栏:长话短说

书记的头脑
江畅
河北省南宫县的领导干部,注意研究农村商品生产兴起后出现的新情况,决定实行有偿征集信息,进一步搞活了经济。县委书记阴济普为此写了一篇体会文章(见本报9月8日第二版),颇有见地。
过去,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对农业的含义理解很窄,甚至认为农业即粮食。县委主要抓农业变为只抓粮食,以至群众称一些县委书记为“粮食书记”。当然,在我们国家,粮食的地位举足轻重,任何时候都忽视不得。但是,头脑中只有粮食,一条道走到黑,经济怎么搞得活?群众怎能富裕起来?
从县委书记只抓粮食到抓商品信息,这是个大的变化。这说明,许多同志对农业已经有了新的比较全面的认识,对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有了新的布局、新的办法。象南宫县,县领导干部思想转变得快,那里的局面就打得开,发展商品生产的步子就快。有一些同志还是在老一套的农业里兜圈子。如检查工作,问的是雨水如何,年成怎样;汇报工作,谈的是春种秋收,催耕催种。当前阻碍人们去开创新局面的,除了“左”的思想影响,旧的习惯势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一“左”二“旧”,如不彻底破除,是很难加快商品生产的发展步伐的。而要破除“左”的影响和旧的习惯,就要调查研究,就要刻苦学习,借助技术研究所、各种信息组织,使自己的头脑多一点技术知识,多一点现代化的管理经验,多一点市场信息。这正是南宫县委书记抓信息的可贵之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