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丰硕的成果 成功的会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9-14
第6版()
专栏:日本通讯

丰硕的成果 成功的会议
本报记者 孙东民
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首次会议,在东京和神奈川县箱根举行三天以后,今天(13日)已经结束。双方委员们围绕促使二十一世纪成为中日两国更加友好的世纪这一共同主题,进行了广泛、诚恳而友好的讨论。会内会外,人们强烈地感到,这是一次成功的会议、取得丰硕成果的会议。
在今天的记者招待会上,日方首席委员石川忠雄和中方首席委员王兆国介绍了取得的成果和对这次会议的评价。石川忠雄表示,在这次会议中,日中双方对面向二十一世纪日中关系应有的状态的认识“惊人的一致或极为相似”;王兆国在讲话中认为,首次会议“达到了预期目的,获得了圆满成功”。
为期三天的会议虽然时间不长,但取得的成果却是显而易见的:把二十一世纪变成中日两国更加友好的世纪,已成为中日双方委员会的共同奋斗目标。王兆国代表中方委员会提出的两国在“政治上应成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的典范;经济上应成为平等互利、共同繁荣的伙伴;文化科技交往上应成为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朋友;国际事务中应成为反对战争,维护和平,促进人类进步发展的积极力量”这四项标志,成为中日双方的共同认识;通过双方富有内容的促膝交谈,中曾根首相提出的建立双方委员之间的相互信赖关系的目标“已完全达到”。
不仅如此,作为会议的具体成果,为确保中日关系长期稳定的发展,双方同意设立“展望中日中、长期关系专门委员会”(暂称),并同意设立“经济科学技术交流专门委员会”和“青年文化交流专门委员会”(均为暂称),并对在北京建立“中日青年交流中心”(暂称)取得了一致意见,决定分别向两国政府建议促其实现。委员会表示,为不辜负中日两国人民的期待,将全力开展内容更充实的活动,以完成所赋予的任务。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曾根首相和日本政府为使会议成功所给予的大力支持。记者招待会结束后,双方全体委员前往首相官邸,王兆国代表中方委员向中曾根首相表示感谢,并把范曾所画的《后赤壁赋》图赠送给他留作纪念。日方首席委员石川忠雄向中曾根首相递交了建议书,并报告了这次会议取得的成果。中曾根首相边听边频频点头,高兴地祝贺会议的成功,他还请王兆国转达他对这次会议的召开做出贡献的胡总书记和赵总理的谢意和祝贺。在中曾根首相为委员会举办的午餐会上,中曾根表示:两位首席委员报告的要点和建议很有启发,日本政府将充分研究这些建议,并作为今后施政时的参考。他赞扬委员会的工作将在日中关系史上留下巨大足迹,并宣称继日中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首次会议之后,14日将为即将访华的三千日本青年举行“壮行会”、本周“大有日中友好周之感”。中曾根首相为日中友好所倾注的热情,受到人们的称赞。
在今晚宋之光大使为王兆国一行举行的招待会上,中日双方的委员们满意地肯定这次会议的成功和建立的相互信赖关系。日方委员香山健一表示,日中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的建立,是日中关系进入新时期的象征。大家坐在一起纵论日中大事,就象一家人一样。他说,《论语》中有一句话,叫“巧言令色,鲜矣仁”,日中之间已没有这种巧言令色,双方相互信赖,坦诚交换意见,才能保证日中友好关系的长期稳定。中方委员张香山说,在这次会议期间,大家畅所欲言,促膝谈心,发展友谊,充分表明两国的相互信赖。日方委员会送给中方委员每人一本“二十一世纪年历”,互致祝贺。经济学家孙尚清说,通过这次会议,大家对今后中日关系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他从经济关系的角度认为,日本目前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中国推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中日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交流,建立中日之间的长期、互利、稳定的经济合作体制,是今后深入研究的课题。
为中日两国所瞩目的中日友好二十一世纪委员会首次会议结束了,它为今后的征途迈出了重要而顺利的第一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们相信,走在时间前面的中日双方共同经营的“智囊团”,一定不辜负两国人民的愿望,设计出中日两国人民携手走向二十一世纪的绚美蓝图。
(本报东京9月13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