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克莱因谈访华观感 有理由乐观地看中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9-15
第6版()
专栏:外国人士看中国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克莱因谈访华观感
有理由乐观地看中国
编者按 美国《洛杉矶时报》7月31日在经济专栏里刊登了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学院的经济学教授、沃顿计量经济学预报研究所的创始人劳伦斯·克莱因的一篇文章,题为《有理由乐观地看中国》。摘要如下:
在上次访问时,我曾经写道,我对中国持乐观的看法。在过去的四、五年里,中国的发展有快有慢,但现在,距上次的访问已有四年之久后,我再次进行了访问,我觉得有必要以乐观的情绪作进一步的报告。
在和美国恢复正常关系的时期开始后不久,人们对中国经济所作的预测似乎过份乐观一些。这在中国国内国外都是如此。保持8%的增长率看来是可能的,同时,贸易扩大(有一个坚实的金融基础),人口增长减少(降至每年1%),轻工业消费品的产量也有提高。
去年的经济增长率约为10%。农业干得非常好,在好年头和受灾之年都是如此。主要中心粮食充裕,一般人看起来都是营养良好。
在中国目前提出的问题是,到2000年实际产值能否翻两番。
在十年内翻一番意味着要保持平均每年增长7.2%的速度——雄心勃勃,但肯定是在可能的范围里。应当承认,中国目前的起点相对说来较低,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分比较大地增长是可能的。无需怀疑,中国有很好的机会在八十年代取得持续的每年增长7.2%的速度。
目前为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开放贸易(现在每年进出口额各超过二百亿美元),以及供应越来越多的消费物品(包括粮食)所采取的步骤表明,当前的政策正在发挥作用。
在我飞往北京进行最近这次访问时,和我同座的人(一个因银行业务常来往于北京和东京的人)对我说,四年后,我会看到许多的变化;每隔几个星期或几个月后,他都注意到了变化。
他是对的。我看到了刚竣工和正在建造中的现代建筑。地平线上点缀着高大的吊车。北京有新建的西式旅馆,出售(而不仅仅是陈列)的商品多了,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货物,各地的彩色电视机都多了,人们在忙碌地工作。我乘火车从北京去上海,途中看到一片片茂盛的庄稼,看到收获庄稼时使用的动力比四年前多了。
连续二十年持续增长7%是罕见的,但并非不可能,我不愿接受收入翻两番这个假设,但是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然而,收入在十年内翻一番肯定是可能的。
经济改造促进了农业生产,这对于一个80%的人口为农业人口的经济是十分重要的。我在一个省内多住了一些时候,看到自由市场新鲜食品买卖兴旺。研究经济的人充满信心。没有沮丧或失望,因为最近的成就在各界人士看来都是相当明显的。
小企业的奖励制度以及经济特区的开放使未来整个经济活动及技术转让的发展大有可为。
我在理工科大学看到的设备和教师积极的研究,使人相信现代化的努力以及为实现现代化使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努力是真诚的。
计算机,特别是个人用计算机已经大规模地进入中国。这同四年前有很大区别。中国同其他新兴国家一样,没有经过我们西方人在过去二三十年艰难地走过的一些中间阶段,就能一跃而拥有最新的设备和利用这些设备来谋福利的能力。
估计中国持有的黄金和外汇总值在一百五十亿到二百亿美元。比较准确的数字大约是一百八十亿美元。由于中国处理国际经济问题沉着冷静,特别是由于它没有陷入波兰陷入的陷阱,所以能保持最好的贷款信誉。只要人民对持续的经济发展感到满意,只要中国继续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节约资源,估计中国能达到计划于1990年达到的中期目标(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然后我们就可以以新的眼光看到2000年再翻一番的可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