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城乡取长补短相互依托协调发展 上海城市工业向乡镇工业扩散 市区的一百五十多种行业郊区已拥有一百二十九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9-16
第1版()
专栏:

城乡取长补短相互依托协调发展
上海城市工业向乡镇工业扩散
市区的一百五十多种行业郊区已拥有一百二十九种
本报上海9月14日电 记者章世鸿报道:三中全会以来,上海市区工业同乡镇工业的协作取得显著成果。大批轻纺工业产品正向农村扩散,缓和了城市工业因厂房拥挤造成的各种矛盾,也改变了郊区十个县的产业结构。农村集体经济中工业比重愈来愈大。最近市政府正式成立城乡工业协调办公室,以巩固和扩大这种协作关系。
在城市工业支援下,上海郊区已有五千多个乡镇企业。城乡协作的主要形式有产品扩散、产品下放、工艺性协作、合资经营等。产品转向乡镇,是上海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上海市区工业因厂房拥挤,不但影响扩大再生产,也影响产品升级换代,迫切需要向外扩散。郊区十个县资源丰富、交通方便,并且具有相当的集资能力,是扩散的重点。上海纺织行业向乡镇工业扩散的一万台织机,由于利用了乡镇空余厂房,减少基建二十五万平方米,花少量投资,短期内就增产坯布二亿五千万米。上海化工系统同乡镇工业开展联营,成绩也很显著。上海服装行业70%由乡镇工业承担,民用灯泡几乎全部扩散到农村,自行车、手工业品、各种机械设备的零部件也大量由乡镇工业提供。上海市区有一百五十多种行业,郊区已拥有一百二十九种,出现了城乡相互依托,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城市工业向乡镇工业扩散,使上海郊区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业收入已成为集体经济的主要支柱,特别是社队工业,五年来每年递增22%,不少乡镇每年工业利润已超过一千万元。郊区农民70%的收入靠工业,使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