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人民军队在现代化道路上胜利前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9-16
第3版()
专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

人民军队在现代化道路上胜利前进
杨尚昆
经历过二十二年革命战争锻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随着新生的伟大社会主义祖国胜利前进的脚步,又走过了三十五年的光辉历程。这是我军在曲折中发展、前进的三十五年,也是我军取得巨大成就的三十五年。今天,我们正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大路线的指引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而奋斗。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展望前景,必将鼓舞着我们以更坚实的步伐继续胜利前进。
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中不断做出贡献
建国以来的三十五年,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军队,并不是在平静中度过的。世界一直很不安宁,我国的安全也一直受着威胁。我军担负着保卫国防、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任务,同时,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新的环境、新的斗争,考验着我们的军队,锻炼着我们的军队。我军发扬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做出了新贡献。
我军英勇地保卫了革命的胜利果实,保卫了祖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军和人民群众一道,继续发展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解放了除台湾及少数岛屿以外的全部国土,粉碎了敌人“反攻大陆”的阴谋和在沿海地区的骚扰破坏活动,并胜利地进行了护航护渔和国土防空作战。当美帝国主义发动侵朝战争,并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时,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地赴朝作战,和朝鲜军民一起,打败了侵略者。我们还大力支援了越南、老挝等邻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和反侵略战争,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建国以来,我边防部队英勇地进行了自卫还击,多次粉碎了侵犯我边境的敌人的武装挑衅和侵略。近年来,越南当局竭力推行地区霸权主义,疯狂反华排华,指使其军队在中越边境地区侵我领土、毁我村庄、掠我财物、杀我边民。我广西、云南边防部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于1979年被迫进行了自卫还击,之后,又在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等地区,痛击越军的入侵挑衅。战斗中,我边防部队指战员在广大人民支援下,以“丹心献祖国,碧血写青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奋勇杀敌,一往无前,被人民誉为“新一代最可爱的人”。
我军既是一支打仗的军队,又是一支建设的军队。广大指战员把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许多部队和人民群众一起,筑铁路,造桥梁,建工厂,修水库,哪里艰苦就战斗在哪里。在二郎山的悬崖绝壁上,在大庆的莽莽荒原上,在长白山的密林深处,在云贵高原的深山峡谷,都洒下了人民子弟兵的汗水。荆江的分洪工程,北京的地下铁道,南京的长江大桥,泰山的游览索道,都凝结着人民子弟兵的劳动。建国以来,我军修建的铁路,约占全国新建铁路的三分之一,参加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一百多处。仅近五年来,全军参加大中型重点工程建设就达八千二百多项。特别在引滦入津工程中,指战员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奋不顾身,顽强拚搏,和人民一起创造了著名的“引滦精神”,被誉为重点工程建设的榜样。我军还积极参加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修建公园,美化环境等公益事业。“东湖挥洒爱民汗,装点磨山赶西湖”。胡耀邦同志为参加武汉东湖风景区工程建设部队的这一题词,展示了我军为人民造福活动的另一番景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唯一宗旨。为了人民的利益,我军广大指战员不惜赴汤蹈火。三十多年来,我军参加各种抢险救灾三十四万多次,出动部队一千二百多万人次,抢救遇险群众三百七十多万人。
在抢险救灾中,许多同志“受命之日不顾家,临危之时不顾身”,把生的希望让给群众,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谱写了许多爱民新篇。处处为人民谋利益,热忱为人民做好事,也是我军爱民的重要方面。从六十年代的雷锋、欧阳海、王杰、刘英俊,到八十年代的张华、朱伯儒、丁红军、华山抢险英雄集体,表现了我军爱民传统的不断发扬。人民群众普遍赞扬“解放军好,可爱、可敬、可信、可靠”。
从1981年起,我军各部队同驻地周围的村庄、街道、学校等单位挂钩,大力开展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目前,全国军民共建点已经发展到约五万个。凡是共建搞得比较好的地方,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卫生面貌大大改观,学习科学文化的空气更加浓厚,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军民共建这一创造,使我军的群众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发展。在军民共建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军地共育四化人才的新事物。我军每年有几十万战士复员退伍,大批干部转业到地方。经过学习科学文化,培养两用人才,不少人成为有专业知识、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他们中许多人回到地方之后,成了生产上的骨干,专业上的行家,勤劳致富的能人。共建文明,也使我军向人民群众学习到了许多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促进了部队建设。
往事堪回首。在战争年代创造了惊天动地伟业的人民军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成了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
在现代化建设中展现出新的容貌
建国以后,我军进入了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新时期。由于“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特别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严重干扰破坏,我军建设一度遭受到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同志主持军委工作,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军队建设上提出一系列战略决策,把我军引向了蓬勃发展的康庄大道。今天,我们这支人民军队已展现出新的容貌。
一、我军已成为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的合成军队
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产生出新的军种兵种,诸军兵种合成的规格与质量,是衡量军队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军队的合成从根本上说是个编制体制问题。我军编制体制的发展大体走了三步: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基本上是靠步兵这个单一兵种打仗,这是第一步;建国以后,迈出了第二步,先后组建了空军、海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通信兵、防化兵和战略导弹部队,由单一陆军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军队;现在正走第三步,努力提高诸军兵种的合成能力,按照精兵、合成、平战结合和提高效能的原则,组建合成集团军,加强新的技术部队和后备力量建设。从战略上讲,我们提高了陆海空三军和战略导弹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就每一个军种来说,其内部的技术兵种也更加复杂,正在初步形成适应现代战争的合成体系。
现在大家都在讲未来战争是立体战、合同战、总体战,其实这些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也都在发展。今天的立体战,已经发展成为多层次、复合式立体战了。我军各方面的建设,正在为适应这样的战争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1981年华北军事演习以及近年来组织的不同规模、不同课题的各种演习,表现了我军合成作战能力和整体力量的发挥。
二、提高了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程度
武器装备现代化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战争年代,我军的武器装备主要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那时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建国以后,我们经历了一个从仿制到自行研制的过程。我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先后造出了新的大口径火炮、坦克、装甲车、飞机、舰艇等常规武器及相应配套的装备器材,逐步装备部队。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造出了用于自卫的原子弹,氢弹,中程、远程导弹等战略武器,并初步形成了战略武器的研制、试验、生产和安全防护体系。随着对喷气、电子、半导体、激光等新技术的逐步掌握,军队的武器装备正在逐步更新,在自动化指挥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目前,我军在计算、控制、显示、导航、处理、测量等方面正日益增多地使用电子计算机。从1970年卫星上天,到今年4月同步通信卫星定点成功,我们已先后发射了十五颗人造卫星,并掌握了回收技术。1980年到1982年,我国相继向南太平洋发射的远程运载火箭准确命中目标,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使我国进入了世界上掌握这类技术为数不多的国家行列。
三、一批新的军事人才在成长
现代化军队是新的科学技术高度密集的部门,需要有众多的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科学知识的军事人才。建国初期,我们曾经在部队大力提倡学文化,并先后组建了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后勤学院和一批陆、海、空军指挥、政治、后勤、专业技术院校,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院校体系。十年动乱中,这些院校几乎被全部砍光,现在,不仅又逐渐恢复起来,并有了新的发展。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短短几年里,军事院校就培训干部一百多万,成为输送建军骨干的重要基地。与此同时,部队中开展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的活动,为军事人才的成长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为了加强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建设,我们突破“老化循环”,采取青中选优的方针,打破论资排辈的框框,打破军兵种之间,机关、院校和部队之间的界限,调整了军、师、团领导班子。新班子的成员年纪轻了,文化高了,行家多了,实践已经证明比较适应合同作战的要求了。
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的重要方针,我们还针对现代战争特点和我军的现状,以干部训练为重点,以合同战役战术训练为中心,以打坦克、打飞机、打空降为主要内容,在部队开展蓬蓬勃勃的军事训练,加强军事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探讨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形式、新战法,部队的协同作战、快速反应、电子对抗、后勤保障和野战生存等作战能力有了增强,我军干部驾驭现代战争的艺术也有了提高。
四、革命精神进一步发扬
我们所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军队,这就非常需要强调革命化建设,强调政治工作的保证作用。我们这支军队有着优良的政治工作传统,从而保证了干部战士以高度的思想觉悟去完成党赋予我军的各项任务。邓小平同志主持军委工作以来,我军继承和发扬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坚决摒弃过去政治运动和思想工作中那套“左”的做法,提倡解放思想,启发自觉,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对部队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部队的政治素质有了提高,基层建设有了加强。干部战士能够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同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发扬邓小平同志提倡的革命和拚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从南海前哨的“天涯哨兵”、喀喇昆仑的“钢铁哨卡”的精神境界中,从在茫芒戈壁从事战略武器实验的科研队伍的高尚情操中,从广西、云南边防部队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英雄事迹中,可以充分地看到这一点。在被人们誉为老山“上甘岭”的某高地上,敌人发射的炮弹把阵地打成一片焦土,随手抓一把都有弹片,唯一的水源也被炸断,某部四连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坚守几十个昼夜,打退越军连、营、团规模的二十二次进攻,战功卓著。某部代理排长李海欣等十五名勇士,怀着祖国领土一寸不能让的爱国热忱,连续打退敌人六次进攻,歼灭进犯越军一百零四名,他们坚守的阵地被大家誉为“李海欣高地”。“江山代有才人出”。从这许许多多新一代气壮山河的英雄事迹,联想到老一代革命者当年那些可歌可泣的壮举,就会看到,我们这支军队很好地继承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传统,是祖国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
信心百倍地去夺取新胜利
三十五年来,我们不仅取得了成就,也积累了经验,特别是最近几年来有许多宝贵的新鲜经验。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并运用到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去,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希望大家都来关心这件工作。下面几点,我以为是我们在军队建设中不应该忘记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十二大确定了我们在本世纪的奋斗目标。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就要自觉地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而奋斗,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由于军队中“左”的思想根子很深,清“左”仍然是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我军在这次整党中,紧紧抓住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清除“左”的思想影响,把思想路线搞端正,这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当然,我们也要警惕和注意纠正来自右的方面的思想影响。
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巩固发展军政、军民之间的新型关系。十年内乱,军政军民之间的鱼水关系受到了严重影响,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军民共建、整党和其他方面的工作,消除了隔阂,军政军民团结有了很大加强。军队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中体现在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而进行的共同斗争中。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人民军队不仅是保卫者,而且应该成为建设者。我军在保卫祖国、保卫“四化”的同时,要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同人民群众一起,共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样,就可以用为国家创伟业、为人民造幸福的行动,使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使军队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更加光辉。
军队建设要以现代化为中心。我们的军队不搞革命化是不行的,但不搞现代化,就难以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军队的战斗力就没有物质基础。过去一个长时期内,由于林彪搞“突出政治”、“政治可以冲击一切”那一套,使我军建设一度偏离了现代化这个中心,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它的流毒影响,至今还没有肃清。不少同志思想上还被“左”的东西束缚着,注意力还没有完全转到现代化建设上来,这种情况应当迅速转变过来。我们的一切工作,我们正在进行的一切改革,都要服从和服务于现代化建设,都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军队,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改革中前进。所谓“中国特色”,就是要在现代化军队建设的共性中突出我们自己的个性。这包含着对我军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一切对今天有用的建军原则都不应丢掉,但更重要的是创造适应现代战争的东西。这就要克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思想,勇于创新,不断改革。没有改革,就不可能有军队的现代化。我军各方面的改革,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改革的任务还很艰巨,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们应该以极大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把军队的改革不断推向前进。
我们的军队正在雄姿勃发地胜利前进。党和人民非常关心、爱护这支军队,也寄予着殷切的期望。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锐意进取,信心百倍地去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