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好处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9-16
第5版()
专栏:

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好处多
华东化工学院 龚德明
如何使教育事业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两年多来,我们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高等学校同有关科研单位、工厂企业协作,建立一个教学、科研、生产的联合体,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人的重要途径。
高等学校是我国科研工作重要方面军之一。学校本身有三支队伍,一是教师,二是研究生,三是应届毕业班学生。大学不少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还有余力可以从事各项科研工作;研究生的许多论文,可以从生产第一线选取课题;应届毕业班的学生可以结合生产实际进行毕业设计或写毕业论文。这三支队伍,三个层次,可以组织起来,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作用。高等学校学科多,专业多,设备齐全,信息灵通,在科研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把这支力量与经济结合、与社会各行各业的科技力量结合,形成一个网络,通力协作,必将加速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从宏观方面看,一个地区、一个省如果把所有高等学校(包括理、工、医、农、财经、政法)组织起来,与一个地区、一个省的各行各业科技力量相结合,则这支科技力量必将对该地区、该省的经济发展起巨大的推进作用。
我校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时间虽然不长,并且大多数协作课题尚在研究过程中,协作的形式也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与完善,但是从初步成效来看,已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一、加强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经济的结合。
过去,人们往往片面地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解为就是让学生多参加一些体力劳动。其实,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教育过程和物质生产过程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系的。办大学的目的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成果的,教育必须同社会、同经济紧密地结合起来。但是怎么结合?这个结合点在哪里呢?我们认为,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就是教育同社会、同经济相结合的一个点。这两年来,我校不仅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招生任务,承担了一批国家科研重点攻关项目以及各部委委托的重大科研项目,还为四个省,十二个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或协作单位,举办了一千多人次的短期培训班。派出部分教师到工厂担任技术顾问,同工厂签订了二百三十九项各类科研合同。到1983年底为止,我院荣获国家创造发明奖的成果有九项,有一大批科技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事实证明,联合体不仅把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结合起来,而且使学校的教学、科研逐步地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有利于在新的条件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办学中,由于注意了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经济的结合,必然促使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的整个工作同社会主义建设紧密联系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多出成果、出高水平的成果。科研课题来自生产第一线,这就大大增强了师生为社会主义建设而献身的责任感。同时,学生在解决生产课题的实践中,也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而更有目的地学习。这也促进学校认真进行教育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新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化学工程系博士研究生江玉明,在苏元复教授指导下,研究用萃取法从发酵液中提取柠檬酸。现在,这项研究已通过鉴定,并将成果转让给连云港、许昌、万县三个地方投入工业化生产。从生产第一线取得论文课题,既要作理论研究又要为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而进行反复实验,直到投入工业化生产,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大学生、研究生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使他们学用一致,把所学的理论同实际结合起来。
三、促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促进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联合,促进课程的基本建设,为专业调整提供了依据,也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经验。
科研工作面向经济建设后,必然促进学校内部各系、各专业之间的联合与改革。我院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目前已组成了生物工程、微电子技术、化学工程、生物化学、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有机化学、环境工程等协作攻关的第二联合体。近几年来的科研成果有不少已被吸收到教材中去,推动了教材体系的改革。如化工学院的一门主课《化工原理》教材,打破了国内三十年来形成的传统体系,采用大型反应工程开发成果中的一套基本理论和方法,将过去五十多万字的教材改写为十几万字的新教材,并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讲课、习题和实验上,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上。化学工程专业在一个试点班试用了这本新教材和新的教学方法,全班二十八名学生,二十名报考本院研究生时,《化工原理》及格率达100%(其他考生只达53%)。在今年化工部和教育部委托我院举办的《化工原理》教材讨论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这本教材的水平是目前国内同类教材中最高的。
四、为多种形式办学开辟渠道,为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根据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协议,学校要负责对联合体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并且按照优惠优先的原则给以安排。这两年来,我校已为联合体及有关协作单位举办了多期培训班。培训时间从一个月到一年不等,很受工厂企业的欢迎。同时也为学校多种形式办学开辟了渠道,解决了学校师生下厂实习和科研中试基地的问题。
五、有利于培养新一代“全能型教师”。
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结合,正在造就和锻炼一批既会教学,又会科研,也能在工厂搞经营管理,还懂得市场开发的新一代“全能型教师”。它预示着,高等学校将冲破单纯的“教与学”的传统模式,与生产部门结成紧密的纽带关系,从而在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以及教育实现“三个面向”方面,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例如,青浦县盈中公社化工厂因产品不对路,几年内亏本十八万元。1982年初,我院高分子材料系把新的科研成果转让给他们,并帮助他们培训技术工人,又派了一位讲师当副厂长,结果当年就扭亏为盈,1983年又创利润二十四万元,深受工人、农民的欢迎。教师的专业特长,在生产第一线找到了“用武之地”,生产实践又使他们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
六、扩大了学校经费的来源。
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建立以来,我院广泛地与各工业部门签订协作合同。这两年来每年科技协作经费均达一百一十万元,占全院科研经费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年代培收入也可达数十万元。这些收入,大部分用于教学、科研设备的购置,改善了实验手段,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供了物质条件。此外,在收入中还按规定每年提取部分费用作为各种津贴和奖金,适当地改善了教职工的生活,进一步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
七、有利于形成社会主义新的经济形态。联合体的建立使各个方面的科技力量联合起来,形成优势,缩短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科学技术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向农村转移;从沿海城市向内地和边远地区转移,有利于形成社会主义新的经济形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