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要引导农民就地“消化”粮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9-17
第2版()
专栏:

要引导农民就地“消化”粮食
本报记者 王楚
湖北省今年又是个丰收年。但是,许多农民的心情却是:“家有余粮心里慌,卖不出去愁断肠。”“卖粮难”的呼声不绝于耳。孝感市王店区邹湖大队农民邹仕志,夏收的小麦风晒了十六次,在粮站卖了三天,仍没有卖出去,他伤心地说:“粮食多了,农民贱了,没想到卖粮这样难。”
尽管湖北省有关部门在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上想了很多办法,“卖粮难”的问题仍然一时难以解决。从湖北省一些地区的实践情况来看,要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引导农民就地“消化”粮食,大搞粮食深加工和转化增值,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让农民就地“消化”粮食,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当前,对农民引导与不引导,其结果大不一样。应城县黄滩区田万大队在夏季合同结算时,大队干部只是一味地向农民收提留,却不能引导农民如何就地“消化”粮食。农民说:粮食卖不出去,拿什么交提留,要交就是粮食。干部对此哭笑不得。而安陆县委注意引导农民就地“消化”粮食,大力支持农民办糟坊、粉坊、糖坊、豆腐坊,全县1至8月份就“消化”粮食一亿八千多万斤。
就地“消化”粮食,让农民由生产型转变为经营型,主要是抓“龙头户”。麻城县食品加工专业户谢文彬,近两年来,每年可加工糕点七万多斤,生产汽水、汽酒、果酒二十多万瓶,可“消化”粮食十万多斤。他是个“龙头户”,附近农民不仅“卖粮难”的问题大大缓和了,同时,产前、产中、产后为他配套服务的二百七十家专业户,应运而生。
指导粮食专业户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多生产肉、禽、蛋,搞转化增值。应城县粮食专业户杨小运今年可出售商品粮三万二千斤,他利用一部分粮食和瘪谷发展养殖业,获得的纯收入是出卖商品粮的一倍。
让农民就地“消化”粮食的办法很多,关键是各级领导要从只抓粮食生产,不抓粮食加工转化增值的旧框框、旧习惯中解脱出来,开拓思想,出主意,想办法,在引导农民发展养殖业、加工业上下功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