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一个有三十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伙同妻子把孩子往犯罪道路上推,自己也落入法网 陈铭生纵子犯罪的悲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9-24
第5版()
专栏:剖析与思考

一个有三十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伙同妻子把孩子往犯罪道路上推,自己也落入法网
陈铭生纵子犯罪的悲剧
在福建省龙溪地区看守所二号监房里,一个犯人望着窗外的明媚阳光,沮丧地垂着头,下意识地把手中一份判决书举到眼前,茫然地呆立着。
他名叫陈铭生,五十岁,原是龙溪地区档案局干部,1951年入伍,1953年入党,因犯窝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他的妻子叫叶冷玉,漳州麻纺厂工人,因犯同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大男孩陈远平,二十五岁,龙溪轴承厂工人,因犯盗窃、诈骗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二男孩陈东平,二十二岁,漳州罐头厂临时工,因犯盗窃、诈骗、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贪小利 纵容儿子走邪路
陈铭生夫妇也曾“望子成龙”,当年尽管家庭经济不宽裕,夫妇俩宁可省吃俭用,供两个儿子上学。然而,两个孩子后来逐渐开始逃学、在社会上逛荡的时候,陈铭生夫妇对孩子的错误却熟视无睹,一味纵容迁就。孩子不读书,他俩不当一回事。孩子到社会上贩卖各种票证赚钱,他俩反而觉得孩子“懂事”。不久,陈铭生发现大孩子的抽屉里有十几个钱包,也不加过问。有一次,他发现柴草间里有二十多块杉木板和十几根杂木,大儿子说是“从水沟里拣来的”,对这样明显的谎言,他也不追问,反而高高兴兴地把木料拿去做家具。后来,家里又多了荧光灯、沙发椅、电风扇等东西,陈铭生明知来路不明,也心安理得地占为己有。
图发财 默许赞赏壮贼胆
陈铭生是有三十年党龄的老干部,但他一心追求享受,钱在他心里占的位置越来越大。他对孩子的罪恶行径从纵容发展到赞赏。两个儿子为了发横财,贩卖走私货。收录机、手表等走私品从家里搬进搬出,不三不四的人在陈家来往频繁。陈铭生看到反而高兴,认为儿子“门路广,本事大,会赚钱”。有一次,上海的几个黄金贩子来和陈远平搞黄金交易,陈铭生夫妇把他们奉为贵宾,留在家中食宿。陈远平赌博赢了一辆“铃木”摩托车,有个好心人劝告陈铭生注意儿子的问题,陈铭生却撒谎说:“这摩托是我女儿从香港买来的。”有一次儿子赌输了钱,赌徒们上门讨债,闹得四邻不安,陈铭生夫妻替儿子把赌债还了。
陈铭生的家成了陈远平兄弟及其同伙罪恶活动的“防空洞”。有一次,陈远平兄弟结伙诈骗了三两黄金和一批银元,受害者多次上门向陈铭生责问、催讨。陈铭生以“不管孩子的事”为借口,不予理睬。其妻叶冷玉则当场为儿子辩护。陈远平诈骗得手后,送给母亲两个金戒指,送给父亲一块“西铁城”手表,陈铭生乐得合不拢嘴,夸儿子有本事。
饱私欲 同流合污落法网
陈铭生纵容孩子干坏事,尝到了“无本生意”的甜头,私欲越来越大,后来干脆和儿子合伙干。1982年7月4日,陈远平兄弟从市胶合厂盗来一台20英寸彩电放在家里,陈铭生称赞质量好,图像清晰,请木匠做了电视机橱,安装好放在自己的卧室里。不久,他出主意把这台电视机变卖了,得款二千四百元。还有一次,陈远平兄弟把盗窃地区交通监理所的20英寸彩电一台、进口录像设备一套等价值二万三千多元的赃物窝藏在家里。此案曾轰动了漳州市,而陈铭生却将这台电视机搬到卧室里收看。此后,陈家窝藏的电视机、录像设备、电风扇、自行车等赃物越来越多,价值达三万三千多元。当陈远平、陈东平兄弟被捕,公安人员到陈家搜查时,陈铭生夫妇仍执迷不悟,拒不交出窝藏的录像设备和自行车等赃物。
陈远平在被处决前抱怨说:“我和全家人落到这样下场,罪有应得,我父母负有责任。”这事实活生生地告诉我们: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共产党员在家庭里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福建《支部生活》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