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阅读
  • 0回复

书记县长进村引导农民消费 十万富翁史民志大胆兴家创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9-28
第2版()
专栏:

书记县长进村引导农民消费
十万富翁史民志大胆兴家创业
山西省河津县樊村公社干涧大队农民史民志,前些年是村里有名的“穷小子”,全家六口人挤在三间窄小残破的小房里,吃住困难,欠债很多。三中全会以后,他热心经商,投标承包了生产队停产一年多的砖厂,经过改造,办成了年产三百万块砖的机砖厂。同时,发挥本村离煤矿近的自然优势,办起一座年产三千吨的个体联营厂。为解决运输难的状况,他还购买了两台载重柴油车,几年功夫,“穷小子”一跃成为闻名全县的十万“富翁”。
富了以后怎么办?史民志敢于消费,创业兴家。近三年来,他新盖起六间砖木、钢筋混合结构的房屋,添置了大立柜、高低柜,双人沙发、单人沙发、钢丝床等十七件大中型新式家具,还买来大彩电、六喇叭台式收录机、洗衣机、摩托车等高档商品。史民志外出办事骑嘉陵,穿着讲究,全家六口人每月的生活费用没下过二百元,不少人到他家参观后说:“农家院真象个小宾馆”。
史民志敢消费的消息传出后,在邻方村和干涧村引起了一场风波。由于一些农民头脑中残存的“穷光荣”、“富则修”的左的影响,看不惯八十年代农民的气派,一些闲言碎语传进史民志的耳朵里,什么“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啦“富者将要变修”啦……史民志听到这些话后,担惊受怕,于是给县委领导写信,打听如何花钱才对。县委书记和代县长回答他: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否则,扩大再生产的积极性从哪里来呢?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农民消费,而不能限制和反对消费,为了解开社员心中的疙瘩,县委书记和代县长亲自登门给史民志鼓劲打气。同时,还深入到群众中宣传党的有关政策。
 杨志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