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历史性的协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9-29
第4版()
专栏:

历史性的协议
宦乡
(一)
经过两年的谈判,中英两国政府终于就香港问题的解决达成了协议。根据已经草签的协议,英国政府将于1997年6月30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国,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样,在十三年之后,香港就将结束它在外国统治下的长达一百多年之久的历史,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开始新的发展时期。这是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大喜事。
香港问题是由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强加给当时清政府的三个不平等条约所造成的。这是一段痛苦的历史。但是,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祖国人民始终牵挂着香港人民,香港人民也从来没有减弱对祖国的热爱。香港人民的爱国热忱激励着祖国人民收回香港、统一祖国的决心,祖国人民的严正立场也推动着香港人民奋发图强的勇气。香港人民与祖国人民的心始终是联结在一起的。
全国解放初期,我们党和政府根据当时的现实情势,决定把香港问题作为一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留待时机成熟时通过和平协商加以解决,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香港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措施。这是一个深有远见卓识的决策。我们党和政府一直坚决贯彻着这一既定决策,为以后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创造了有利条件。现在中英双方经过会谈,终于达成了解决香港问题的历史性协议。这不能不使全国人民为之振奋,为之欢呼。
(二)
中国政府在解决香港问题时,始终本着高屋建瓴,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制定了“恢复行使主权,保持稳定繁荣”的基本方针,并据此而规定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在谈判过程中,中国政府的态度是合情合理的、诚恳体谅的。对于英国政府提出的一些合理的建议,中国政府都加以采纳了。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我们党和政府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作了全面理论分析的结果,也是本着照顾历史、尊重现实的态度提出的重大决策。它决非权宜之计,定将得到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
从理论上说,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渡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里,在象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之内,必然会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这是历史形成的现实。今天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而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还允许存在着个体经济和中外合营、外资经营的经济成分。这些显然有利于迅速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发展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正是因为中国大陆经济体系内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而这种情况又受着国家根本大法的肯定,受着国家法律和行政机关的保护。因此,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容许香港在这个构想下继续长期(五十年)保持其资本主义制度,就不是一句空洞的诺言。
从现实来说,香港是一个国际城市,与国际经济体系发生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具备作为在亚太地区的国际交通、贸易、金融中心的优良条件。它的优越地理位置和历史形成的许多条件,都是我国其他沿海城市一时无法取代的。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下,长期保持香港的现有经济和社会制度,将有助于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并有利于继续保持和进一步发展香港原有的与世界各个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关系。
此外,还须看到,港九居民在现行制度下已经生活了一百多年,他们虽然拥护回归祖国,但长期习惯于原有的一套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对于这种历史形成的现实,应当加以照顾。
从具体解决来说,体现“一国两制”的办法,就是把香港划作“特别行政区”,实行“港人治港”,让它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五十年不变。当然,这种高度自治权只能是在一个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主权之下,而决不能是如某些人所说的那种让“一国两制”变成“一国中的两个主权国家”,或“一国中两个互相斗争的政治实体”。我们的目的是巩固民族的统一,而不是使民族的分裂永久化。
(三)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协议的达成,说明中英双方都是希望保持和发展香港的繁荣与稳定的。我们深信,香港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将会推动中英两国友好关系更加顺利向前发展。
这里有两个阶段的问题。从现在到1997年6月30日,是英国交还香港主权的前夜,是过渡期。这一阶段,治理香港的责任仍在英国方面,英方要对维持香港的稳定与繁荣负主要责任。当然,中国政府和人民也将密切关心香港局势的发展,并根据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给予支持和合作。1997年7月1日以后,中国将在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之后,如何维持并发展香港的稳定与繁荣,那就要看中国人的才能和智慧了。
这两个阶段是密切联系着的。如果没有前阶段十三年的持续稳定与繁荣,而是把香港变成一个“烂摊子”、“空壳子”交还中国,那么,后阶段的五十年就必须从头做起。这就是说,这十三年是保证香港将来繁荣、昌盛的关键时期。中英双方作为解决香港问题协议的签字双方,对这个问题当然都会各自给予深切的关注。英方对此更是负有无可推卸的责任。当然,一切爱国的香港同胞也必然会密切注视这十三年的发展,并愿为之作出巨大的努力。
现在中英双方经过谈判决定设立一个中英联合联络小组,1988年7月1日起香港为主要驻地,一直存在到香港主权交回之后的三年内。这个小组将就协议执行中碰到的问题沟通情况,交换意见,经常协商,研究办法。这是明智的,也是非常必要的。相信在其存在期间内,一定能在中英协议的范围之内起着能起和应起的作用。
(四)
经过中英协议的草签,香港的前途已经明朗,大局已经奠定。不管是今后过渡期的十三年,还是中国恢复行使主权、实行“港人治港”的五十年内,能否把香港的事情管好,根本的保证之一是香港同胞自己努力,逐步掌握自己的命运,对香港对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目前,正在一心一意努力搞四个现代化的中国,需要充分利用香港的有利条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意利用香港发展同中国的经济贸易关系,作为亚太地区的枢纽,香港还有对亚太地区经济发挥更大作用的机会和可能。所有这种种情况说明,香港的前途是极为光明的、大有可为的。希望香港同胞能够在爱祖国、爱香港的大目标下,团结起来,齐心协力,担当起建设新香港的历史任务,担当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任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