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蚕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3-16
第2版()
专栏:土产介绍

  蚕丝
熊尤今
蚕丝与羊毛、麻类、棉花同为衣着的四大天然原料。
养蚕是农村中重要的副业之一,有的地区,还是主业。一九五○年全国共有一百数十万蚕户,在浙江蚕桑业发达的县份,其产茧的价值,几与全县农业税的负担额相等;在东北有些地方一个人放养两期柞蚕,比普通农民一年的总收入,往往还要超出百分之五十。
我国蚕丝的生产,因蚕的饲养方式和饲料的不同,有家蚕与野蚕之别。家蚕是以桑叶为饲料,并需用多量的人工管理;野蚕大都以栎、柞、桷、枫等树叶为饲料,系放养于树上,所需设备甚简,所费劳力亦少,但品质也较差。在野蚕中以柞蚕占最大比例。因饲育季节的差异,又分春蚕、夏蚕与秋蚕等种,其中以春蚕分布最广,夏蚕最少,在江南区和柞蚕区,大都于春秋饲养二次;广东区有的饲养达六次。
蚕丝是我国的主要特产和出口物资,而且养蚕取丝是我国很早的发明,从黄帝元妃螺祖教民种桑养蚕的传说中估计,我国蚕丝的经营已有四千年以上的历史。关于蚕丝的改良,据明朝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若将白雄配黄雌,则其嗣变成褐茧。”“……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幼出嘉种……”。这是一个很科学的蚕种改良法,就是今天所谓的“杂交育种”。当然改良蚕丝远不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这不过是其中一个有较明确的记载的例子而已。
蚕丝产区几满遍全国,除了极少数的省份外,都有饲养。家蚕丝的产区,首推华东区的太湖沿岸,中南区的珠江三角洲,西南区的四川盆地;柞蚕丝的产区,则以山东、辽东两半岛为主。依据这个情况,目前家蚕区以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省为重点;柞蚕区以辽东、山东、河南为重点。
蚕丝的用途很广。一般可用作织造衣服、刺绣、丝袜、手套、巾带、耐水渔网,以及外科肌肉缝线、电线包皮、胶皮蕊中线等等。此外还可用来制造军用降落伞、军事飞机护身材料和机翼、手榴弹拉线、炸药原料等。
我国蚕丝出口,以家蚕丝为主,远在汉朝通西域时就已开始。自一八九一(光绪十七年)年后,每年输出量曾超过一千万公斤,一九一二年增至一千五百八十余万公斤,一九二八年曾达二千余万公斤。一九三○年以前,蚕丝在我国外销商品中,始终保持着第一位。以后,日寇一面以廉价日本丝来抢夺我国蚕丝市场;一面拚命在国际市场上肆意宣传我国蚕丝质劣、品级不分等等,以破坏我国蚕丝的信誉,而美帝国主义也趁机压价收购我国蚕丝,因此出口量逐渐降至九百余万公斤。抗战期间,日寇占领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湖北、河南、安徽等省后,又采取毁灭我国蚕丝的政策,大量砍伐桑树、栎树,破坏制种场、丝厂;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官僚资本与美帝国主义勾结,肆意摧残蚕丝业,因此,解放前夕,我国蚕丝事业已淹淹一息,就以一九四七年国民党匪帮的一个夸大估计来看,全国生丝年产量也只七万四千二百市担,还不及战前的四分之一。
解放后,被摧残了近二十年的中国蚕丝事业,渐渐地开始恢复。各地人民政府,对蚕丝事业除贷款、制种、收茧、技术指导、帮助组织互助外,还成立了专业机构来负责管理。像浙江、苏南、山东还分别召开了蚕农代表会及蚕业研究会。在收购价格方面,也比较合理。如华东区对春蚕的改良鲜茧,每市担价格为大米三·五石(一九四七年,国民党匪帮曾定规改良春茧合大米四石,但等到蚕农拿到钱时,已不够买大米二石);东北人民政府并许可用大茧顶交公粮,每千粒合公粮六十二斤;河南南阳土产公司收购上等水丝,每市斤提高到九万六千元,当地蚕农反映说:“一斤丝胜种一亩地,一个茧能换半两盐,咱们满山的栎毛子(柞墩)都变成摇钱树啦!”经过大力扶助,各地养蚕业获得了恢复。仅山东一省,一九五○年柞蚕春茧产量较一九四九年增加了四倍,秋茧增加了六倍;苏南的丝厂大部复业,并都能获得一定盈余。蚕丝出口量也在恢复。据中国蚕丝公司销货统计,去年七月份出口各种生丝数量已达四千二百公担,为国家增加了一笔不少的外汇。
今年我国蚕丝的生产,已由维持现有水平,发展到进一步的提高。政务院在颁布关于一九五一年农林生产的决定中就明确规定:在一九五○年的基础上,今年“增产家蚕茧百分之十四·九;增产柞蚕茧百分之五十六·八”。同时在农业生产贷款中,也将蚕丝列入。从人民政府这些具体措施中,可以肯定今后我国蚕丝事业的发展有着无限光明的前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