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起跑线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06
第2版()
专栏:西北纪行

起跑线上
本报记者 吴昊
全国的锡伯族只有四万多人,在西北边陲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就聚居了一万七千多。他们是在乾隆十六年奉命来此戍边的。这个在东北地区世代繁衍的民族,今天在大西北的国境线上,保留了自己民族的语言、风俗和文字。
我和县上的同志到锡伯族农民文喜家采访时,文喜七十多岁的母亲还穿着民族服装。他家的大炕、锅台、屋内的陈设,很象东北的满民家庭。触景生情,使人联想到沈阳故宫清太祖宴会群臣的大炕和两口大锅,文喜的朴实、老成与不善言谈,则使人感到与这个比较保守的地区很和谐。
文喜家住二牛录(牛录为清朝戍边的军队建制,据说相当于营),九口人,六个劳动力,承包了队里的电磨,还种了四十多亩地,去年共收入四千多元。今年算下来,大概要收入六至七千元。八间土房,圈里养着牛、羊、猪、鸡,屋后种着瓜、菜、豆,有吃、有穿、有钱花,一家人和和美美。这样的农家乐,在全国来说,肯定不是高水平,也没有“现代化”。但文喜却十分满足,象很多农民一样,文喜总把现在的日子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比,和困难时期比。
文喜家打的粮食大约有四分之一左右卖给国家,日常用品到国营商店买。其他的商业活动就很少了。他家养了五十只鸡,鸡蛋全部自食,养了十八只羊、两头牛,繁衍之外,也是自养自食。我们问文喜对发展商品生产有何想法和打算,他憨厚地摇头说:“锡伯族人不做买卖。”我们说:“赚点钱不好吗?”他说:“有吃有穿,饱了暖了,就行啦!
锡伯族人历来以经商为耻,这和他们历史上长期过游牧生活有关。那时候,打了野兽,大家分食,捞了鱼,你一条他一条,以至现在还可以看到一家杀猪全村吃肉的情形。旧社会,锡伯族人非要出售不可的东西,宁肯委托维吾尔族、汉族中的熟人代卖,自己也决不肯在市场上抛头露面。到伊犁一些哈萨克人聚居的地方采访后,我才知道,原来不愿经商的问题,在哈萨克人中更严重。我国农村目前正处在商品生产的伟大变革中,“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道理,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文喜这样的富裕户(还很难说是专业户)目前还处在起跑线上,如何尽快地走到这个伟大的行列中来,看来目前最主要的是引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