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中国在开拓崭新的前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06
第6版()
专栏:外国人士看中国

中国在开拓崭新的前景
法中友协副主席 埃莱娜·马纪樵
今年夏天,我率法中友协代表团,对中国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访问。我们一路南下,从北京至广州,横跨河北、湖北和湖南。这些地方,过去我曾多次参观访问过:因为,195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前夕,我就同家人来到了中国,做法语教学工作。近年来,中国发生了变化,这,我是了解的。在今年的访问中,我目睹了这些变化,有时,我竟情不自禁地对同行的法国朋友说:“变化太大了!难道这便是我昔日所见的那个中国吗?”然而,只要认真地看一看,想一想,就会知道,中国的变化的确是显而易见的。譬如,河北省有一条路,贯穿若干县,以前我来这里访问时,在这条路上行驶的车辆寥寥可数,如今,这条路变成了柏油路,往日那条漫长的黄土路已不翼而飞,汽车扬起的团团尘雾也无影无踪了。公路上,男男女女,川流不息,有的手推满载的小车,有的肩挑沉重的货担。卡车、拖拉机、手扶拖拉机,随处可见,一些路段因此而显得狭窄,不时出现堵塞。
中国乡村的变化更是一目了然。农贸市场遍布各地,农产品的品种之多,供应之充足,简直令人惊叹不已。一位农民,手提一条大鱼,面带微笑地冲我们喊:“一公斤九毛!”卖炸糕的,卖月饼的,货摊一个挨着一个。饭馆里,从早到晚座无虚席。农民的衣着也比过去漂亮多了。一幢幢新建的房屋拔地而起,有砖砌的,有土垒的,平房楼房,交错辉映。几年前,一个村子的富裕程度,要根据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的多少来衡量,现在,则是以电视机或收录机为检验标准。不过几天的工夫,我们便发现,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每当乘坐火车或轿车时,我们总是把脸贴在车窗上,睁大了眼睛,凝望着这一切变化。
在我们的交谈中,农民们不止一次地流露出某种忧虑:“国家的粮仓都满了,要交粮,须等些日子。”粮仓匮乏,毕竟不是件好事,但粮食大丰收这一事实,与六十年代初,甚至与七十年代相比,该是多么了不起的变化呀!由此,我联想到不久的将来,粮食的大丰收,特别对畜牧业来说,将开拓何等崭新的发展前景!
在我来中国工作后的那几年里,我们曾梦想看到中国农民的生活得到改善,中国的乡村能够繁荣昌盛。今天,中国终于变了,它每走一步,都取得了辉煌的、显著的成绩,有哪一位中国的朋友不为之感到振奋和欢欣!
这次,我们无暇参观最偏远、贫瘠的地区,因此,我们不禁要猜想:那些穷乡僻壤,那些干旱的山区,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那里的变化肯定不会如此引人注目,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同步前进的。然而,我们仍然想知道,这些地区是否也有所发展和取得了怎样的发展。
对中国的巨大变迁,我由衷地高兴,但高兴之余,我也想坦率地谈谈美中不足的地方和我的一些看法。
中国的开放政策,表现为对外国人比以前更为热情友好,我率领的代表团成员均为他们在中国城乡受到那种纯朴自发的友好接待所打动。但还应指出的是,尚有一些做法令人十分不快。有位刚抵京的外国人,在机场上人生地不熟,机场却未能尽力提供信息服务,有些饭店则对旅客未能尽到责任。这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例如广州就不是那样,但这样的事时有发生。作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我还记得,六十年代时,中国的外事接待既讲究热情友好和效率,又不卑不亢。现在对有些外国旅游团的接待只顾商业规律,忽视严肃认真的服务工作,这是憾事,会使外国游人感到一切是为了向他们要钱,不然就得不到相应的服务。不少首次来华或平生难得有机会来华访问的外国人对中国留下这样的印象是多么不幸!
让人不解的另一点是,在同一些中国青少年接触中,我们还有种感觉:他们仿佛把“物质文明”看得高于“精神文明”。这使我感到不安,更使我想起六十年代的大学生,他们有股火一般的热情。
同中国人民二十五年的友好交往,使我懂得了许多。初来中国时,我的想法很天真,认为中国所走的道路是笔直的,是不费力的,但现实使我幡然醒悟。经过这二十五年的风风雨雨,我懂得了对中国应抱有信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的今天,我心中涌动的正是这样一种感情。
(写于1984年9月25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