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进出口贸易、技术引进与标准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08
第5版()
专栏:

进出口贸易、技术引进与标准化
叶柏林 陈志田
近几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和技术引进工作有了很大发展。为了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来看,加强标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重视克服“技术壁垒”,开拓国际市场。当前,许多国家对国际贸易采取“限入奖出”的政策,竞争十分激烈。随着关税的协调和降低,各式各样的“技术壁垒”越来越成为贸易中难以逾越的障碍。所谓“技术壁垒”,是指国际贸易中那些确定工农业产品某些特性的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规定、标准和法规,以及旨在检验产品、确定产品质量和适用性能方面的认证、审批和试验程序。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灵活多变,易于伪装,并往往披上“合法”的外衣,难以对付。国际贸易除了采取凭样品成交等形式外,主要是凭规格、等级,即凭标准买卖。一般采用出口国标准、进口国标准、国际标准三种类型或买卖双方协商的技术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口商品的质量标准不断提高,国际上规定的强制性法规,如劳动安全、环境保护、卫生保健、运输规划、无线电干扰,以及航空、铁路及危险品等方面的特殊规定,在出口商品的标准中需要认真考虑。国外对农产品、土特产品、食品、药物、瓷器中的农药残留量、有害金属、菌类污染、致癌物等,规定了越来越苛刻的限量标准和严格的产地检验制度。如超过限量,不仅竞争能力差、售价低,而且还会为限制进口提供把柄,或在进口后判为毁灭性处理,直至索赔。国际上对某些机械、电器、轻工产品,除规定产品的性能标准外,还规定了越来越严格的安全标准。这些也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实践证明,制订水平高、灵活性大、应变能力强的出口产品标准,并建立我国自己的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是提高产品质量、克服“技术壁垒”、开拓国际市场的有效措施。
二、坚持以标准为准绳,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在技术上的纠纷时有发生。标准是进行国际贸易仲裁的依据。据日本两次全国性调查,以标准为依据有利于提高销售效率和减少贸易中的纠纷,防止技术上的强者诈骗技术上的弱者。尤其是采用国际范围统一制订的、客观的、为买卖双方易于接受的试验、检验、抽样等方法标准,可以公正地裁决贸易中的纠纷。在贸易洽谈中,许多外商要落实的问题是商品质量符合的标准,或明确指出所要求的标准及检验规范。我国进口商品也应坚持以合同为依据,以标准为准绳。在一般情况下,应明确规定质量标准和试验、检验方法标准,并防止用过时的、废止的标准或技术要求中模棱两可的规定,作为考核质量的依据。尤其是涉及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的进口商品,应根据国际惯例或遵守我国已颁布的有关法规。对来图、来料、来设备加工等贸易形式,也应注意进口设备的质量标准、原材料检验标准、成品验收标准,以确保外销产品的质量,避免质量纠纷。
三、加强技术引进全过程的标准化。技术引进不仅是指从发达国家引进关键设备、单机、样机等,同时还包括引进先进的工艺技术、制造技术、经营管理技术等及其相应的技术资料。目前,工业发达国家已将一些成熟的技术通过制订标准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特别是公司标准或企业标准,是他们多年生产和经营经验的积累,是企业赖以生存和竞争的技术诀窍。国外的产品设计、工艺流程的技术资料中直接引用和套用的标准多达成千上万种,只有熟知这些标准,才能看懂各种符号、代号,看懂设计图纸和资料,才能了解产品性能、材料性能、加工工艺、质量控制和试验检验方法等。因此,在引进技术和设备的同时,要重视引进标准。同时,要在消化技术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引进的国外标准逐步转换成我国标准。引进技术和进口关键设备,如原封不动地保留引进项目的各种标准,势必使各种原材料、标准件和配套件长期依赖进口,受制于人,耗费大量外汇。对引进项目的电流、电压、频率等级、仪器仪表、计算装置的输入输出接口等,应进行标准化审查,须符合我国的标准和有关规定,尽量避免由于标准不同而造成的产品互换性和配套性差、使用维修困难等现象。重大引进项目如遇有英制问题,应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慎重研究,妥善处理。否则,我国又要重新大量生产英制的量具、刃具、辅具和维修配件,造成英制与我国已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制长期并存的混乱局面。
加强进出口贸易和技术引进的标准化,目前还存在着认识不足的状况,需要加强宣传,采取切实措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