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敦煌经济模式初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09
第2版()
专栏:西北纪行

敦煌经济模式初探
本报记者 吴昊
敦煌文化,闻名世界。莫高窟是敦煌县特有的优势。有人说,敦煌的名字比兰州还响,比甘肃还高,不无道理。每年夏秋之季,世界各地不远万里到这里来的游人络绎不绝。就在我们去敦煌的9月13日这天,来访的外宾即达三百多人。有关部门尽管每年都在增加宾馆、旅社、汽车等服务设施,但仍不能满足需要。向往敦煌的人这样多,正是发展敦煌经济的有利条件!
然而敦煌的经济区又很小。全县面积三万平方公里,有人的绿洲只有两处,占总面积的千分之四点八,耕地只占绿洲的百分之四点五。从地图上看,绿洲不过是大戈壁里的两个点,若从飞机向下俯视,所谓绿洲就只能称为“绿舟”了。全县近十万人,集中在这两个点上,耕地并不比内地多。为什么人们不向周围扩展?原因是水资源太少。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水,戈壁滩就不能开发利用,这是常识。水所造成的局限,又是敦煌发展经济的短处。
如何利用现有的水资源,依托敦煌文化的优势,把敦煌经济发展起来,让敦煌县人民尽快过上富裕日子?如何让敦煌这颗灿烂的明珠,吸引国内外的技术和资金,带动甘肃旅游业的发展?在和一些人的交谈中,有人有很好的见解,特别是敦煌县的领导人,近年来做了许多努力,才具备了一定的接待国内外游人的能力和水平。去年旅游业光宾馆收入就达一百二十万元,今年预计可超过二百万元。然而旅游业的收入,宾馆之外,其他项目则寥寥无几。全县经济基本上是单一的种植型,“高产穷县”的面貌未根本改变,县财政每年吃国家补贴八十多万元。作为商品,除了农民出售粮、棉、菜外,其他则很少。没有生财之道,也就没有聚财之道。县领导是希望改变这种状况的。如何起步?在什么地方下本钱,从一些人的谈论中,似乎对这一点还认识不足。每当谈到敦煌还不富裕时,一些人总是把原因归结到这里没有工业,似乎只有工业才能富敦煌。其实这是不现实的,发展工业,要大量用水,敦煌的水就那么少,超过了水的负担能力,什么事情也办不成;破坏了水资源,人就在戈壁滩站不住脚了。因此,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旅游工作者都提出,以发展旅游业为核心,搞成龙配套,综合开发,综合利用,应成为敦煌经济的特点。
依靠什么力量开发旅游资源?看来也是敦煌尚待解决的问题。现在的接待能力不够用,要增添设施,资金从哪里来?县里正准备向省里打报告,要投资。地方财政短缺,是敦煌一短,然而敦煌的农民比较富裕,去年农村人均收入五百余元,在全省、全国都是中上等水平。全县去年有万元户四十余个,今年算了一下,大概要增加到二百多个。农民的资金往哪里投放,在发展多渠道的旅游事业中,要不要“请”农民参加?尚未有答案。目前这里的农民还是低着头种地,莫高窟、外国人,似乎与他们关系不大。全县农村有汽车、拖拉机二千余辆,平均五十人有一辆,水平也是较高的,有的专业户不远千里往青海省贩运青菜;尽管这里旅游客运十分紧张,但却没有一户搞客运的。鸣沙山下的月牙泉,是敦煌县很有特色的一个风景区,外宾们骑着骆驼上沙丘,很有兴致,现在的骆驼队,都是旅游部门搞的,农民还没有插手。据说有一个农民联合体,雄心勃勃,拟今年集资一百万元,明年集资一百万元,建一大型宾馆,不知县里批不批。农民富,是一长,地方财政拮据,是一短,是否可以取长补短,变劣势为优势呢?这又是一个问题。
莫高窟有几百个石洞,现在供参观的不过几十个,有的外宾说:“我已来了八次,每次看的都是这几个。”保护文物无疑是必要的,但国家每年用于文物上的投资为数不多,要想积极地保护文物,文物单位能否在搞活经济上想些办法。搞画室、小卖部,增加些茶水、饮料供应很必要,但收入毕竟有限。象敦煌莫高窟,这样闻名世界的文物,可否以此为依托,搞些开发性的事业,看来人们还没有往这方面动脑子。就现有的参观项目来说,也搞得过死,比方说,不管中外游客,走进莫高窟的大门一律不准带照相机。其实象二十米高的大佛之类,图像早已流传世界,为什么不能另辟一径,采取高收费的办法,让游人照相呢?因为搞得死,文物单位本身也很困难,职工福利低,更没有多余的钱拿出来维护文物了。
敦煌的经济要搞活,要富起来,该搞个什么样的经济模式,敦煌县领导人希望前去游览的专家学者,积极出谋划策,也希望有兴趣者,和他们搞联营、搞独资经营。敦煌文物的巨大吸引力,很可能成为搞活敦煌经济的媒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