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官僚主义庇护下的丑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13
第5版()
专栏:调查汇报

  官僚主义庇护下的丑行
  本报记者 蒋如茝 康文英
“阿姨,让我下来吧。”一个光着脚丫的小女孩,站在靠近结满冰凌的窗户旁的小条桌上,凄惶地向一个恶煞似的女人乞求着。她被罚站已经三个小时了。听到孩子的乞求,那个女人却毫无怜悯之心。尿水湿透了孩子的棉裤,一双小腿冻得瑟瑟发抖……。
这是2月间发生在哈尔滨市红卫汽车修配厂托儿所的事。被罚站的女孩叫张静,六岁。旁边坐着的是保育员杨喜春。不久前,杨喜春将张静揍倒在地,然后又拽着耳朵把她拉了起来。孩子回家睡觉时,耳朵疼得不能贴近枕头。第二天家长把孩子送到托儿所时,请求阿姨:“孩子淘气,别拽耳朵,让她站着。”杨喜春不仅不扪心自责,反而赌气似的又罚张静站着。
“孩子不打骂就不听话!”这个托儿所的保育员用这种野蛮教育方式,干出了一桩桩摧残儿童的丑行:托儿所负责人王梅英把刚入托两天的小玉英痛打一顿后,洋洋自得地夸耀:“这孩子让我一下子给制服了。”两岁半的张宁宁要到外面去玩,被狠心的“阿姨”拖回来扇了两耳光,小脸顿时红肿起来。王梅英还教唆保育员:“只要打后外面看不出伤,就不要告诉家长。”
这个托儿所是女工王梅英和厂长王宝仁商议后,由和她相好的三名女工在去年10月开办的。她们既缺乏儿童保育知识,更无热爱儿童之心。她们办托儿所,不是为了抚育好儿童,为职工分忧解愁,而是为了赚钱。用厂长王宝仁的话说,就是“自己办个托儿所,一来本厂几个女工的托儿费不用外交了,二来可以到社会上多招几个孩子,多挣几个钱。”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这个托儿所仅租用了一间二十四平方米低矮潮湿的平房,就招收了四十几名儿童。孩子们吃喝拉撒都在这里。
托儿所的贪污行径也极为卑劣。王梅英等利用多收孩子少报孩子数目的办法贪污了一笔管理费后,又把贪婪的眼光转到孩子的碗里。孩子们每月共交来三百多元伙食费,实际花销不足一半,这里面还包括四个保育员中午的吃喝开支。红卫汽车修配厂伙食团1980年停办,剩下二十多斤粉条、六十多斤面粉(其中二十多斤已发霉)和二十多斤炸用过的油底子。这些东西存放在破棚里三年多,风吹雨淋、虫爬鼠咬,竟被王梅英拿到托儿所给孩子们吃,换下孩子们交的粮票油票。然后,她们又将油票私分,拿粮票换鸡蛋,再把鸡蛋作价入伙食帐,从中渔利。这个厂的会计李秀荣也把自家变质的二十三斤肉和生虫的三百五十斤大米议价卖给托儿所,给孩子们吃。
对这件件克扣和虐待儿童的恶行,群众早有反映。可是,这个厂的党政领导人却充耳不闻。问题被揭出后,厂长王宝仁还扬言:“告吧,告了对谁都不利。告到哪儿都得转到厂里来解决。”党支部书记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仅仅是“党的政策在我厂落实不力”。
编者注:不久前,这个厂的上级——哈尔滨市工业修配公司派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决定给予王梅英开除厂籍留厂察看一年的处分,在留厂察看期间,每月只发生活费三十五元;对保育员杨喜春、张淑英和毛德霞,分别给予记大过和记过处分,其中二人取消一级浮动工资。上述四人均调离现岗位,并追回她们克扣、私分的儿童伙食费和非法所得的托儿费。责令厂长王宝仁、党支部书记孙勤在职工大会上作深刻检查,并以公司文件形式点名通报批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