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圣保罗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13
第6版()
专栏:

  圣保罗印象
  本报记者 朱满庭
去圣保罗之前,不少巴西朋友就对我们说,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工业城市,那里简直是另外一个世界。我们到圣保罗之后,才明白这话并非夸张。圣保罗这个南美大工业都会果然气势非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领略到近二、三十年间巴西经济的高速发展。
圣保罗之大,早有所闻。实地一见,仍不免使人惊叹。飞临圣保罗上空,下面是一片楼宇的海洋。下了飞机,刚出机场就仿佛已经置身于闹市之中。在去市中心的路上,密集的高大建筑犹如森林中的树木那样,争着向空中发展。纵横交叉的高速公路夹在这些高楼大厦之间,显得有些狭窄。我们的车子随着车流,时而驶上高架公路,时而进入地下隧道。结构各不相同的立体交叉桥每隔几百米就是一处,真是危楼摩天,复道行空,使人强烈地感到这座大城市的紧张节奏和喧闹气息,确与首都巴西利亚那种宽敞整齐、清新恬静的格调大不一样。
圣保罗位于巴西东南部,与故都里约热内卢和米纳斯吉拉斯州首府贝洛奥里藏特成鼎足之势,构成巴西最发达的工业三角区。三市之中,又以圣保罗地区的工业最为集中。目前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8%。参观中,我们发现,殖民时代留下的老式建筑并不多,绝大部分建筑都比较新。巴西朋友告诉我们,圣保罗的发展主要是战后几十年间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她又是个年青的城市。她的发展可说是巴西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十九世纪后半叶,巴西的咖啡种植业在圣保罗州发展起来,咖啡种植业给圣保罗带来了大量的欧洲移民,为圣保罗后来向其它经济领域的开拓积蓄了资金,其外港圣多斯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咖啡输出地。四、五十年代,巴西开始实行以“进口替代”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化进程,日用消费品、纺织工业在圣保罗建立起来。六十年代之后,巴西大力引进和发展汽车制造业,使圣保罗成了巴西最大的汽车产地和消费市场。仅我们所见,美国的福特、西德的大众、意大利的菲亚特、日本的丰田等著名汽车厂商都在圣保罗建有分厂。目前在全市注册的汽车达二百万辆之多。我们下榻的旅馆对面有一座四十多层的大厦,下面的九层都是汽车停车场。圣保罗正是在这近二十多年时间里在汽车制造业的带动下形成了大起飞。
我们在圣保罗的两天恰逢周末,参观很不好安排。蒙主人的热情联系,我们参观了一家钢铁公司。去参观时,天已黑了,汽车一直在市区内的街道上行驶。当我们看到钢铁厂烟筒中喷出的通红火光时,才知道已经到了厂门口,接待我们参观的是一位原籍日本的巴西工程师,现主管全厂生产。他告诉我们,在四十年代,当工厂建起第一座高炉时,厂区四周还是一片荒野。而今,工厂已被急剧扩展的城市包围起来。现在工厂已没有向外扩大的余地,今后只能在提高设备的现代化程度上做文章了。
第二天,陪同我们的巴西朋友安排我们去圣多斯港参观。为了让我们顺便多看看圣保罗市郊,去的时候他们特地选择了略为绕远的一条路。驶出南郊,工厂多了起来,其中最显眼的就是汽车制造厂。此外,纺织、食品加工、机器制造、大型油库,也到处可见。在这些工厂的周围则是一批小市镇,这些市镇首尾相接,连成一片。在去圣多斯的一百多公里的路上,除了穿过一道翠绿的山岗外,已经基本看不到农村景象了。与圣保罗市区不同的是,路两边大都是高低起伏的丘陵,而在漫山遍野的房子中很少有楼房。有些山坡上的房屋十分简陋,那便是巴西人称之为“法维拉”的贫民区。圣保罗和其它拉美城市一样,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遇到了大量农村人口流入的问题。据圣保罗市政当局提供的材料,到1983年,这类贫民区已达一千多个,比1970年增长了一倍。在贫民区居住的人口高达四十多万人。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加速了圣保罗的发展,但也造成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圣多斯是圣保罗的外港。港口长十八公里,有六十个泊位,可以停靠四、五万吨级的货轮。以往这里运出的主要是咖啡。我们所到的码头则是一个每小时有六十万公斤装船能力的散装饲料专用码头,专门装运一种主要用橘子皮加工成的混合颗粒饲料。看来,这是巴西在出口多样化方面作出的一个努力。
圣多斯有大片美丽诱人的海滩,是圣保罗人渡假的主要场所。随着圣保罗的发展,这个海港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变。过去荒凉的海滩边上,一排排崭新整齐的楼房拔地而起,整个港湾显得生气勃勃。
我们在圣保罗的时间太短了,来不及对她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和了解。但从这种浮光掠影式的参观中,我们也初步看到了巴西在发展经济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当前,巴西在经济方面遇到不小的困难。但有了这么一个基础,巴西经济发展的前景将是很可观的。(附图片)
  巴西和南美洲最大城市圣保罗一角。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