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山区初变——宁夏南部山区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14
第2版()
专栏:

  山区初变——宁夏南部山区见闻
  本报记者 黄翊明
深秋时节,宁夏南部山区八县的辽阔土地上,到处一片葱绿,这是多年来少见的喜人景象。记得几年前,记者路过这些地方时,满目荒山,沙洲遍野;没想到几年时间,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在离毛乌素大沙漠边缘不到一公里的一片绿洲上,我们来到了农民杨忠的家。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学智坐在炕沿上,兴致勃勃地听杨忠讲述他由穷变富的故事。
1981年,杨忠一家搬到沙边子开辟了一块新绿洲。他在政府的帮助下,打了两口带子井,种了十四亩水浇地,今年就收小麦五千六百多斤,人均口粮达到一千一百多斤。还盖了七间新房,养了驴、骡和二十八只羊,圈里还有一头猪。
在同心县,我们听到几句顺口溜:“白天不见村,晚上不见灯,行车不见车,行人不见人”。它形象地描绘了当今同心县灌区绿化的现状。穿过树林,我们来到回族农民马占发的家,院子里停着一台大拖拉机。1980年2月,马占发一家搬来时,一辆小架子车就把全部“家当”搬来了。现在不同了,去年全家人均收入一千六百多元,成了当地有名的富裕户。
“你是怎样富起来的呢?”李学智问。
“主要是靠多种经营。”马占发说。
这一家十二口人,有六个劳动力,承包三十亩土地。解决温饱以后,马占发大搞多种经营,以副养农。去年买了一台大型拖拉机搞运输,当年收入七千元,今年上半年运输收入已过三千元。现在,他们弟兄三家共有十三间房。年底还准备一家做一套新式家具。电视机、缝纫机、自行车家家都有了,还想买大彩电和名牌摩托车呢!
在当年红军长征路过的六盘山下,有一个高寒阴湿地区——泾源县。这里由于雨水太多,而且气温偏低,长期是个缺粮县。就在这样一个县里,也出现了新鲜事。泾光五队的二十三户农民,现在烧水、做饭、取暖已经用上了电。
走进农民马桂兰的家,女主人高兴地把电饭锅、电炒锅、电水壶和电热褥子等电器用具,一件件拿给我们看。她说,过去我们这里做饭烧柴草,烟熏火燎,老人们说“做饭不用柴,除非神仙下凡来”,现在,“神仙”真的“下凡”来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