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高等学校要着力培养杰出人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14
第5版()
专栏:

  高等学校要着力培养杰出人才
  凡夫
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水平高低和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高级技术人才在劳动力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据1977年统计,美国的万分比是六十,而苏联则是八十一点九。因此,美国有的教育学家认为,美国和苏联的竞争,不一定失败于导弹和钢铁,而可能失败于教育和实验室。因为要改变比例,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高等教育,靠学校培养出杰出的人才。我国由于“十年内乱”的影响,培养拔尖学生的问题长期未能解决好。据天津大学和东北工学院对历届毕业生进行的追踪调查,毕业生一般都能胜任本职工作,有的成为技术、业务骨干,但杰出人才很少。我国有些著名大学,师资、设备都是第一流的,招收的学生也是全国中学生中的精英,但培养出的杰出人才却寥寥无几。而这些大学以前却培养出不少杰出人才。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提到培养人才,有的同志就想到办研究生院。办研究生院当然是培养杰出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由于师资等条件的限制,短期内还不可能大量招生。所以,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教学质量,在大学生中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方面科技大学已经做出了榜样,关键是要进行认真的、全面的改革。
首先,要破除陈旧的传统的教学指导思想。例如,解放以来,我们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多而粗。讲课满堂灌,学生虽然学到了不少专业知识,但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很差;转移工作领域或进行跨学科研究,继续深造都遇到很大困难。目前,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对高等学校来说,培养能力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大学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样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
“面向中等,着重补差”这种教学指导思想也是妨碍杰出人才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教学要求偏低,讲课内容过细,用小学的方法教大学生。对学生要求不严,考查、考试(包括补考)都通过,没有淘汰率。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教师只能讲中等水平学生所能接受的内容,帮助学习差的学生“过关”,无力去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人才。这样,好的学生“吃不饱”,又得不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聪明、才智、兴趣、爱好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压抑。
其次,要修改教学计划,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我国高等学校许多专业的教学计划,虽修订多次,但仍未能跳出五十年代的模式。这种计划以培养“现成专家”为目标,过分专业化。课内学时太多,自学时间偏少,理工分家,基础薄弱。所以,高等学校各专业,必须根据“三个面向”的要求,切实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扩大知识面,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文、理、工科课程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
再次,要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把科学研究纳入教学计划。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大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参加科学研究。苏联的许多高等学校,也把学生参加科研纳入了教学计划。1979年,苏联约有二百万大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占全日制大学生总数80%以上。我国许多高等院校学科齐全、人才荟萃、设备先进,有条件、有能力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成为教学和科研的中心,为国家培养大批杰出的人才。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名师才能出高徒。“小学毕业教小学,中学毕业教中学”,是中小学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大学毕业教大学的状况及其产生的影响,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解放后我们自己培养的中年教师,是当前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骨干力量。但是,他们大多数未受过研究生教育,存在着基础薄弱、知识面狭窄、知识陈旧老化等弱点。学术造诣高的学者、专家、教授,人数很少,且年事已高,虽然仍是一些学科的带头人,但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多数人已不能担当较重的教学、科研任务,有的已退出了教学第一线。近几年毕业的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现在主要担负着教学辅导工作,多数人正在进修提高。由此可见,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存在着年龄老化、知识陈旧、青黄不接等严重问题。所以,目前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件大事,必须立即动手,切实抓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