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对话增加 对立依然——苏日关系综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14
第6版()
专栏:

  对话增加 对立依然
  ——苏日关系综述
  周象光
最近,在莫斯科举行了第四次苏日圆桌会议,双方参加者共达四百人,这是今年苏日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民间对话。在这次会议上,苏联再次强调首先要签订睦邻合作条约,在领土问题上坚持不能改变“战后业已形成的现实”。日本方面则重申必须首先解决领土问题,才能缔结和平条约。这表明领土问题依然是苏日改善关系的关键。
二次大战结束已近四十年,由于苏联拒不归还日本的北方领土,两国至今尚未缔结和平条约。五十年代苏联曾承诺在签订和平条约后归还北方领土中的两个岛,但当时日本坚持必须一揽子归还北方四岛后才能缔结和约。进入七十年代,苏联取消了过去的承诺,声称“领土问题已经解决”,拒绝就领土问题同日本谈判。从此,两国在领土问题上陷入僵持对立的状态。苏联入侵阿富汗以后,日本对苏联采取了制裁措施,其中包括停止高级官员的往来,两国关系达到了战后以来的最低点。
日本的外交政策是以日美关系为“基轴”的,日美之间订有军事同盟条约,但日本同苏联是近邻,随着苏美关系日趋紧张,苏联不断加强远东地区的军事力量,部署核导弹,并且在日本北方领土派驻重兵,这就使日本更加感到改善日苏关系对保证日本的安全极为重要。日本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而又缺乏资源和市场的国家,改善日苏关系,发展经济合作,是日本企业界长期以来的愿望。因此,打开日苏关系,争取收复北方领土,为发展睦邻合作扫清道路是日本历届政府的重要课题。
苏联对日美关系存有戒心,公开宣称苏联在远东部署导弹是“为了对付美国和日本”的。同时,它出于对美战略利益的考虑,也希望通过改善苏日关系来削弱日美联盟。苏联也希望借助日本的资金和技术来开发西伯利亚地区。在相当长时期内,日本是苏联最大的西方贸易伙伴,是开发西伯利亚的有力合作者。可是近几年日本已落后于西欧而退居第五位。苏联看到,日本实业界想从西欧重新夺回“失地”的呼声愈来愈高,因而坚持避开领土问题发展经济合作的所谓“政经分离”的方针,一再呼吁首先签订苏日睦邻合作条约,发展经济贸易关系。
今年年初,以苏联领导人更迭为契机,中曾根首相呼吁双方为改善关系作出努力,并制定了“积极同苏联对话”的方针。此后,苏日间的政治对话明显增加。3月间举行的副外长级的事务协商中,双方一致确认进行政治对话的必要性,同意扩大对话范围,建立司局长级交换意见的场所,同时还就举行政府间贸易谈判、重开租税谈判以及相互举办电影周等具体问题达成了协议。5月下旬,苏联领导人指责日本要求归还北方领土是“复仇主义的喧嚣”,日本向苏联提出了正式抗议。但是这个插曲并没有影响两国继续对话的势头。8月,《契尔年科言论集》在日本出版。契尔年科在题为“致日本读者”的序言中对日本的“无核三原则”表示赞赏,同时就改善两国关系提出增加政治交往、扩大经济联系、发展文化交流等三项原则。他特别强调希望日本参加贝阿铁路沿线的开发。日本前外相樱内、农林水产相山村相继访苏。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团也将访问日本。两国间通过频繁的人员往来,的确缓和了气氛。然而,在有关双边关系和国际形势的重大问题上却未能取得任何进展。尤其在北方领土问题上双方各自重申自己的立场,看不出有任何松动的迹象。
北方领土涉及日本的国家主权,日本历届政府都坚持必须归还北方领土后才能签订和平条约,进而全面发展两国的合作关系。中曾根首相宣称:“即使从民族感情出发,领土问题也不能回避。”安倍外相也表示:用“政经分离”的方针去推进两国关系是困难的。在北方领土问题没有解决以前,苏日关系看来将继续在缓和与僵持之间徘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