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北爱尔兰所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14
第6版()
专栏:英国通讯

  北爱尔兰所见
  本报记者 梁丽娟
三、这一面和另一面
北爱尔兰有纯朴勤劳的人民,有一百五十年的工业发展基础,有通畅的公路网,但是经济活动不很活跃。其原因除了受近年世界经济衰退这个原因外,也与社会不够安定、资金不足有关。一些外国和英国本土企业,裹足不前,有的迁厂他处。虽然暴力、恐怖活动在逐年减少,但留在人们脑海中的动乱印象仍未消除。
据北爱尔兰发展局一位负责人说,不久前他们请一位日本商人来看手工艺样品,正赶上旅馆前一些人举着牌子举行罢工。这个日本人以为是发生了暴力行动,连换住旅馆也不肯,坚持立即离开了。在贝尔法斯特工作多年的一位英国记者告诉我,“上次北爱尔兰发展局找记者开会,要我们‘不要夸大动乱,要多写另一个北爱尔兰,写人们正常地过着安定的生活……。’正说着,窗外就响起了爆炸声,我们大家都笑了”。
诚然,北爱尔兰人不总是生活在动乱里,但这一面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一面就必然要受影响。愿意游山玩水的人,想开设工厂的人对要住进用铁丝网保护的旅馆,不会没有想法的。
北爱尔兰的历史也不是整部的仇恨史。1941年5月4日德国飞机轰炸了贝尔法斯特的哈兰—沃尔夫造船厂,炸死了一百五十人。当时的爱尔兰自由邦虽然在二次大战中一直中立,仍然从都柏林和敦达克派出救火车前往救援。连贝尔法斯特市山克尔路和福尔斯路的居民也一度联合组织了免费食堂和临时收容所。1963年任北爱尔兰总理的特伦斯·奥尼尔曾经作出过积极改善居民关系的努力。他访问天主教学校,承认存在歧视天主教徒的现实;他会见了爱尔兰总理,要改善与爱尔兰的关系。尽管北爱尔兰缺乏原料,远离国外大市场,但他的努力仍招来了许多国外公司的投资,其中包括杜邦化学公司等国际上知名的大公司。战后这阶段,北爱尔兰建立了二百六十家新厂,提供了六万五千个就业机会。
从1969年以来,已有二千三百名北爱尔兰人因暴力而丧生。其中一千二百九十七人是老百姓,天主教徒七百七十三人,新教徒四百九十五人,外地人二十九人。这说明两方面的居民都是受害者。从1969到1982年,按1982年的币值算,暴力造成的直接间接损失达八十九亿英镑。这些代价是沉重的,难怪有人形容不易解决的北爱尔兰问题是英国的肿瘤。
北爱尔兰人民对中国人民怀着友好的感情。我到达贝尔法斯特这天,正好赶上北爱尔兰华商总会成立,分居北爱尔兰各地的一百八十家华人商店派出代表前来参加,不但贝尔法斯特市长参加这个盛会,连论坛旅馆门口也专门升起了中国国旗表示庆祝。第二天我又会见了两名在贝尔法斯特的进修生和北爱尔兰—中国友好小组的负责人。这个小组成立不久,却很活跃,开办了中文学习班,还放映过中国电影。据当地华商与进修生说,由于中国人不干预当地政治,军警巡逻时见到中国人不加盘问就予以放行。
在我到达前和离开后,北爱尔兰都发生过因暴力而造成的死亡,我庆幸自己在短暂的停留期间参观了人们正常地生活的这一面,当然不可避免地也看到了另一面的影子。
(续完)(附略图上)
图为贝尔法斯特的女王大学。它是北爱尔兰最著名的大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