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波恩絮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14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波恩絮笔
朱敏信
波恩,联邦德国的首都,我别离它已九个多月了。但是,它的风姿、神韵、美景,却象雨后的彩虹,色泽斑斓地浮现于我的脑际。
这个不到三十万人口的秀丽小城,却有二千多年悠久历史。它座落在欧洲大动脉莱茵河的中游,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常青。莱茵河象一条玉色的飘带,缠绕在城市的腰部。两岸青山翠岭,市区花木繁茂,森林和公园占全市面积三分之一,使波恩成为西欧著名的绿化区和风景区。
波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位于莱茵河西侧的波恩老城、哥德斯堡区和位于河东侧的工业区博伊尔。三地呈鼎足之势,由横跨莱茵河的三座铁桥相连。波恩老城是全市最繁华的商业区。它的周围有一条环行公路。从这条公路的外缘又向四周辐射出一条条四通八达的大道。商业区内有两个广场:市场广场和明斯特广场。明斯特广场的西侧耸立着一座巍峨的尖顶教堂。它建于十一世纪,教堂上九十二米高的正方形钟塔,是波恩的象征,是饱经忧患、历尽沧桑的波恩坎坷历程的见证。广场北端屹立着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巨型铜像。他右手握笔,左手托着一叠乐谱,深邃的目光凝视着前方。每天,他沐浴着朝晖与晚霞,接受着行人尊敬的目光,倾听着他们喜怒哀乐的心声。他仿佛在继续从周围的人群中汲取创作的灵感,又在谱写波澜壮阔、激动人心的乐章。
从明斯特广场向东穿过市场广场不远,可到达著名的波恩胡同。这条胡同的二十号便是贝多芬故居。这座四层的楼房,坐南朝北,红墙、绿门、白窗,小巧而典雅。贝多芬诞生于1770年。四岁学习音乐,很快就显露才华。他在短促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名扬世界、声传千古的乐曲。波恩市民为了纪念他,于1845年建立了贝多芬纪念碑,并把贝多芬的故居改为陈列馆。从世界各地前来瞻仰的人终年不断。每年,在“波恩之友”音乐节期间,还在波恩市议会大楼前演奏贝多芬的乐曲。贝多芬的天才和勤奋所孕育的气势磅礴的乐曲,永远鼓舞着人们,激励他们放眼美好的未来。
从市场广场向南,可以看到一座橙黄色的气势轩昂的建筑。这就是古代选帝侯的宫殿,后来成为波恩大学的主楼。马克思青年时代曾在这里求学,诗人海涅也曾在这里攻读过法律。在这座建筑的前面,是大片柔软的草地和郁郁葱葱的树林。这里是学生们休憩的好场所。高树随风婆娑,飒飒作响;花草散发清香,沁人心脾,气氛恬静而宁谧。但是,它也有过撼动心灵的沸腾时刻。1981年和1983年的10月,联邦德国掀起了两次和平运动的高潮,先后有几十万人从全国各地浩浩荡荡地汇集波恩,在波恩大学前面的草地上举行规模巨大的和平示威和集会。啊!真是人如潮,旗如林,声如雷,情似火。各种标语和漫画都反映着人们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强烈愿望。有一面巨幅上画着一个地球,地球两边有象征两个超级大国的巨人在争夺地球。一位教员指着这幅漫画说:大国争霸,人类遭殃。他说出了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心声。
从莱茵河畔新建的大公园中部越过阿登纳大桥南行数公里,便到了峰峦起伏、巍巍壮观的七峰山。山上有一高峰,称龙岩山。山的临河面是悬崖绝壁,地势险要。山头上有一古堡,虽有断垣,但雄姿犹在。这里流传一个神话故事:在远古时代,龙岩山下盘踞一条巨龙,性情暴戾、贪婪,常常吞食过往行人。来往船只经过山麓的河道时,要以美女相献,才准通行。后来,一位德意志民族英雄挺身而出,手持利剑,怒斩巨龙,为民除害。龙死时流的血把莱茵河染成红色,很久以后河水才恢复原状。神话表明,人民需要和平安宁,岂能让妖魔得逞。
啊,美丽的波恩,愿你永远美丽、和平、安宁!(附图片)
  龙岩山下的莱茵河渡口。 朱敏信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