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悲壮的回声——马马耶夫高地反法西斯群雕巡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14
第7版()
专栏:

  悲壮的回声
  ——马马耶夫高地反法西斯群雕巡礼
  九兰
源远流长的伏尔加河日夜奔流,伏尔加格勒宛如一条长带,与大河依偎在一起。我从市区乘船北行,一路凉风拂面,两岸森林茂密,海鸥翱翔,风光迷人。不久,空中出现一个高大的身影,友人告诉我,这便是为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英雄们而建造的“母亲——祖国”塑像。英雄的母亲右手执剑,左手伸开,仿佛正顶着劲风。她的长发与衣裙被风吹向后扬,面孔严峻,张着口,似乎正在呐喊!
遥望塑像,不由思绪万千,当年声震全球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在我脑中一幕幕掠过。
斯大林格勒(现名伏尔加格勒)是苏联重要城市,也是水陆交通要塞。希特勒入侵苏联后,即把他最精锐的部队投入争夺该城的战斗,并用两千多架飞机与一千五百多门大炮轮番轰击。希特勒曾下达命令,要法西斯军队不惜任何损失,在1942年8月25日前攻下这座城市。守卫斯大林格勒的苏军英勇战斗,同法西斯部队展开了殊死的巷战,固守阵地。1942年底,苏军在城西北及南面展开反攻,把敌军逐出城外,进而加以包围。到1943年2月2日,拥有三十三万多人的两支希特勒精锐部队全部被歼,其中九万多人被俘。英雄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扭转了整个战局。这就是当年撼人心弦的历史。
离船上岸,我来到座落在伏尔加格勒北部的马马耶夫高地。当年,这块高地是战斗最激烈的制高点。为了纪念参加高地争夺战的苏军勇士们,战后已建起一组气势雄伟的雕塑群体。登上十几米高的洁白台阶,第一组群雕便展现眼前。在平地中间,是象征伏尔加河的清水池,两边有八个刻画当时战斗情景的高地战士形象的浮雕,背后是两堵深褐色焦土状的墙壁,形象地展示了当年战场情景。从墙壁中还不断播放出当年战场上的录音:枪炮声、炸弹声……不绝于耳。
在神圣的马马耶夫高地上布满了炮弹、炸弹、手榴弹、枪弹的碎片。弹片每平方米多达一千多块。今天在我眼前伫立的两面褐色山壁上,刻着一个个头戴钢盔、巍然屹立的士兵,他们身后刻着一行字:“他们都是普通死者!”
继续前行,登上洁白色阶梯,步入圆形的“光荣厅”。庄严肃穆的大厅中央,一只巨手举着熊熊燃烧的火炬。两个士兵肃立火炬两旁。大厅内四壁刻着下垂形状的三十四面长旗,旗上刻着七千多名高地阵亡者的姓名。厅内还刻着一首诗,这是烈士誓言的悲壮回声:
“……
在神圣的母亲——祖国面前,
我们所有的人都尽了自己爱国主义的职责,
直到最后一刻。”
火炬前,放着许多鲜花,这是前来瞻仰的人献给勇士们的,以示对他们的怀念。
走出大厅,抬头仰望,高达五十多米的“母亲——祖国”巨型雕像巍然屹立在土丘之上。这土丘,是当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的长眠之地。
伏尔加啊,伏尔加!你是历史的见证。你目睹两岸千百年来的沧桑巨变。你与两岸人民同悲伤,共欢庆。你那滔滔不息的涛声,似乎在述说英雄志士们那可歌可泣的事迹,又象是他们对和平的呼唤!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苏联卫国战争史上光辉的一页,而反映当年英勇战斗的雕塑群,更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附图片)
  “巨人”与“母亲——祖国”雕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