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给贫困地区“松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15
第1版()
专栏:

  给贫困地区“松绑”
  本报评论员
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发出的《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解决贫困地区问题的指导思想,作出了一系列有利于贫困地区迅速发展生产的重要决策。这是继今年中央一号、四号文件之后又一个重要的农村工作文件。认真贯彻这个文件,对贫困地区乃至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帮助贫困地区改变面貌,不是一项局部性工作,而是关系到全局、又需要全局共同来做的事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关怀和干部、群众努力下,贫困地区面貌已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总的说来,这些地区发展缓慢,与整个农村迅速前进的形势很不相称。全国经济一盘棋。贫困地区的问题如不解决,必将影响全局的发展。从党的富民政策来看,一方面,我们提倡和支持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农村形势大好,另一方面,我们又鼓励和帮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赶上去,跟着富起来,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决不能听任一部分贫困地区的群众长期陷于困境。认为共同富裕只能是整齐划一地“齐步走”的看法是错误的;只重视发达地区,忽视贫困地区的思想,也是不正确的。随着党在山区一系列方针、政策、措施的落实,取得了加快开发贫困地区步伐的经验。我们要抓紧目前的有利时机,切实把这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为了帮助贫困地区较快地改变面貌,《通知》规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但正如文件所指出的,最根本的一条,是要依靠当地人民的力量,即通过进一步放宽政策,发挥本地区内在的经济活力。长期以来,我们在解决贫困地区困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紧二包”。紧,指的是在政策上集中过多,统得过死,或者把一般地区的政策照搬到贫困地区,群众的手脚被捆得紧紧的;包,就是搞单纯救济,总想把那里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包下来。一紧二包,象两根无形的绳索,束缚了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要改变贫困地区面貌,就要解开这两根绳索,给群众“松绑”,调动千百万群众的积极性。
贫困地区并非天生贫穷。这里一般都有比较丰富的资源,只要政策和措施对头,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再加上各方面的支援,齐心协力,共同奋斗,较快地改变贫困面貌是完全能做到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