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在阿富汗战场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15
第6版()
专栏:外论摘要

  在阿富汗战场上
编者按 本文作者爱德华·杰拉德最近刚刚结束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地区三个月的采访。在此期间,他在阿富汗东北部兴都库什山一带的游击队抵抗区域里徒步旅行一千三百六十公里。这是作者自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以来第六次到那里采访。原文载于10月5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现摘译如下:
库纳河两岸躺着萧索的荒村,大多数村子连人影也看不到。过去葱绿的田野和果园不见了,到处是炸弹留下的深坑和炸塌的土屋。
几年以来,库纳河附近的山峰和沟壑一直是游击队隐蔽的基地。
一条公路穿过库纳河谷地。公路两侧,满目是激战后的景象:一辆辆政府的军车被炸得七扭八歪地倒在那里,有一辆苏军坦克早已被烧得焦糊……机枪子弹的弹夹、炮弹的弹壳,一堆一堆散乱地丢在路旁。
从一切迹象看,今年的战斗格外残酷。苏联占领军不仅强化了对游击队的进攻,而且有组织地加强了对平民的恐怖和恫吓行动。
在军事上,苏联军队和游击队间的激烈战斗从今年年初就开始了。从目前情况看,双方正严重地对峙着。
为扩大宣传效果,喀布尔电台总是声称消灭了大量的“反革命分子”。就在上星期,这家电台声称,仅1984年就消灭两万三千名游击队战士。大多数观察家都认为这是明显的夸大,除非包括被屠杀的平民。
据了解,抵抗运动在一些地区蒙受的损失较大。这种情况往往是固守的结果。据西方情报界人士和亲眼见到游击队伏击的记者们说,在游击队打击下,苏军伤亡比以往要大。苏军深入游击队腹地,用正规战的打法,遭致重大损失。
阿富汗老百姓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前途。尽管东北部和中部高原一些地区没有受太大的破坏,但大多数省份屡受兵燹之苦,破坏相当严重。
到底有多少阿富汗人死于这场战争,这是难以找到准确数字的。但的确有成千上万的男人、妇女和儿童在战乱中死亡。苏军的轰炸、处决、疾病和营养不良是主要的原因。
阿富汗难民数目在增加。在巴基斯坦、伊朗及其他地方,估计阿富汗难民已超过五百万人,几乎占整个阿富汗人口的30%,这个数字目前还在增加。与苏联毗邻的北方各省的居民和游牧民族也开始大批地流亡他乡。
分析家们认为,莫斯科正有计划地实行恐怖政策,其目的在于完全消除阿富汗抵抗活动的潜在力量。这是一种“迁徙式种族灭绝”,然而外界并未对此给予多少重视。8月18日,在潘杰希尔谷地东面的查马尔山口,本记者亲眼看到米格—27飞机对五百多牧民和他们的牲畜进行轰炸,结果有四十人当场被炸死,十余人受伤。这是恐怖政策的一幕,目的是要强迫阿富汗人离开自己的家园。
苏联占领者屠杀和平的居民,炸毁农田和庄稼,杀死牲畜、破坏水利灌溉设施。克里姆林宫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惩罚那些同情抵抗运动的广大人民,并破坏游击队根据地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但是,阿富汗战争同时存在着十分鲜明的另一面:
在库纳河上游游击队控制的几处地方,尽管有苏军车队和侦察直升飞机出没,但那里争取生存的斗争依然十分顽强。
苏军在1980年和1981年进攻时撤离的成千上万的居民中大多数尚未返回,但每个村庄都有部分村民回村里照料荒芜的田园。
这些村民对当局军队的骚扰和炮击都习以为常,照样维修房屋、菜园的围墙和灌溉的水渠。他们又栽下新树,生产出足够的小麦,河上磨面的作坊里,又传出吱吱呀呀的响声。
这种气氛是十分宝贵的。
面对苏联人已强化了的战争,抵抗运动必须作出最后的决断。人们意识到,基本战术要改变,要改善组织形式,而生死攸关的是要团结,不同地区的抵抗力量进行的合作是让人满意的,甚至在传统的敌对派别之间,也出现合作的趋向。今年,苏军和当局军队向游击队的中心地区赫拉特、潘杰希尔、坎大哈等地的空前大规模进攻,并没给克里姆林宫带来它希冀的胜利。游击队尽量拉长敌人的战线,把活动扩大到城镇和军事基地,并经常袭击运输线,一位游击队指挥员说:“我们要让他们感到,阿富汗全国都在战争。这就迫使苏联不得不拉长战线。这样,他们就会想一想,这样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李文政译(附图片)
  阿富汗抵抗战士在制高点上的机枪阵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