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庄户人敬教师——发生在故城县的新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17
第3版()
专栏:

庄户人敬教师
  ——发生在故城县的新事
 新华社通讯员 卢宏达 新华社记者 邹冈
秋高气爽,皓月当空。河北省故城县郑口中学的大会议室里正灯火通明,洋溢一派欢乐气氛。三位农民身着节日盛装,满面笑容,高高举杯,向培养祖国下一代的辛勤园丁表示谢忱和敬意。
这三位农民名叫董恒法、李旺庄、李福升,是李长林村的从事橡胶加工、翻砂铸造的三个专业户,两年来收入都上万元。但是,他们在发展生产中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都痛感农民要致富,必须掌握文化,必须拥有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为表达这种心愿,他们三个人合计好,在国庆节前夕摆几桌酒宴款待教师。
郑口中学的一百三十多名教职员工应邀赴宴,县委、县政府两位领导出席作陪。
宴会开始了。
三位农民的代表先致词:俺们摆宴的目的,是想叫你们知道,俺庄户人懂得了农民要变富,祖国要富强,就需要文化,需要科技,需要你们用心血哺育出大批人才!
出席作陪的县委副书记张彦恩代表县委、县政府向教师们敬酒说:“我们的农民兄弟觉悟了,来向我们要知识,要人才来了。县委下决心要抓好教育工作,决不辜负农民的期望!”
学校党支部书记封潮清激动得眼睛闪着泪花。他说,他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了,“文革”中逼得吃鼠药走绝路,自己教出的学生见了躲着走,怕沾“臭老九”的边。如今,社会风气大变了。素不相识的农民摆酒席慰问教师,县委领导作陪,这在过去连做梦也想不到。他说:“农民的诚心我们领了。我们一定尽心尽职,进一步抓好教学,为农村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人才,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席间,五十多岁的物理教师姚泽生和三位农民碰杯:“我再干二十年,为农民育桃李直到闭目!”青年教师于春明表示:“我要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抓好思想工作,引导他们奋发向上。”学校锅炉工周齐彬也站起来说话了:“我要为大家烧好水,保证教员和孩子们的健康!”
三位农民同教职员工们谈得那么热乎,谈得那么投机,直到夜里十点半才尽兴而散。
当夜,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八个教研组的组长,围坐在桌旁,研究如何进一步搞好教学工作。大家发言热烈,提出建设性意见四十多条。 (新华社10月16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