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木材积压的症结何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17
第5版()
专栏:

  木材积压的症结何在?
  本报记者 张志业
记者在林业部获悉,从1982年开始出现的全国木材积压问题,至今没能解决,反而又大幅度增长。到今年6月末,全国木材库存已达二千八百多万立方米,相当于今年全国上调计划的94.7%。
木材大量积压,症结何在?
一、产运销分管,没有一个部门来集中考虑,统筹安排。1978年以后,实行产销分管,林业部门管生产,物资部门管运输、分配,造成信息不通,责权分离,产销不对路,木材库存逐年增多。中央领导同志曾多次对木材积压提出处理意见,由于几个部门互不协调,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二、审批木材调运的环节太多,捆得太死。今年上半年,由于进口胶合板太多,南方各省生产的胶合板分不出去,纷纷要求调减指标或允许企业自销,但有关部门一直不松手,造成大批积压。去年11月,有关部门还硬性规定非国拨材从北方通过德州的运输单必须由他们审批,结果,造成吉林过德州的非国拨材1月份一车未发,2月份因车皮没有,基本停运,经济损失二百多万元。黑龙江伊春林业局反映,现在办一车非国拨材运输要盖八个章(林业局、车站、铁路局、林管局、林业总局、林业部、国家物资局、铁道部),来回旅费要花一百多元,等于盖一个章十多元钱,要花费二三个月时间。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木材积压问题,林业部有关同志希望改变几个部门、几条绳子捆住林业企业以及职责不清、责权分离的状况。在充分发挥各种运输能力的同时,改革繁琐的运输审批方法,还是由当地林业部门和铁路运输部门审批好。
据悉,目前木材供需形势已有了某些变化。在部分地区,计划外木材价格已向下浮动,原先木材供应紧张的局面已出现缓和的迹象。因此,林业部有关同志认为,在目前木材大量积压的情况下,进口木材和国内生产要综合平衡,可以减少甚至停止某些林区的砍伐,一方面使林区得到休养生息,一方面减少木材超储的压力,应该制定木材消耗定额和合理的库存指标,尽快把木材库存恢复到合理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