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困扰法国的失业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17
第7版()
专栏:法国通讯

  困扰法国的失业问题
  本报记者 马为民
还是一个多月前纪念巴黎解放四十周年的那一天,在举行过纪念活动的一个广场上,一位老抵抗运动战士同一个青年交谈战争与和平问题,青年最后问:“明天会怎么样呢?”老人话锋一转,回答说:“明天是星期日,你可以去钓鱼;可是后天就是星期一,两百多万失业者将不能去上班!”这句答非所问的幽默话,并未使周围的人发出笑声。的确,失业问题成了当前法国人的一块心病。
最近几天,法国的报纸、电视又在谈论另一个牵动人心的问题:“新穷人”(法比尤斯总理认为,称“赤贫”更妥当,因为它并不是社会党执政后的新现象)。这主要是指那些失业时间长、已无权领取任何津贴、原有的积蓄也已花尽而只能求助于救济机构的人。据报道,在法国沦入这种境地的有三十五万个家庭。总工会的统计则指出,无权领取失业津贴的失业者现在有一百多万。为此,各大工会、甚至雇主协会都分别向政府发出呼吁。法比尤斯总理还接见了教会方面的人士,答应政府将为此尽力。前两天,包括巴黎在内的五十个大城市的市长,专门开会研究此事,力争在冬季到来之前妥善处理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了许多措施和建议,比如,将允许延期结账,使那些缴不了费用的家庭不致遭到断水、断电或断煤气的威胁。
当然,“新穷人”或“赤贫”问题并不是法国独有的,其直接原因是失业。
十多年前,当西方经济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结束、失业问题开始变得突出的时候,蓬皮杜总统曾说过:“要是有五十万失业者,法国就会爆炸。”他的意思是,一个五千多万人口的国家要是有五十万人失业是不堪设想的。可是随后,在战后最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打击下,法国的失业人数增长很快,1981年达到了一百六十七万。社会党执政之初,把反失业放在首位。第一年,失业人数虽仍在增加,接近了二百万,但在以后的一年中,基本上稳定在这个水平,还被人视为是政府的一大德政。1983年春,法国的经济政策转向全面紧缩,通货膨胀和外贸逆差明显改善,可是失业问题又突出了。从去年底开始,失业人数直线上升,8月份已达到二百三十六万,而且,表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青年失业率高,全国失业率为10%,青年失业率则高达23%(男性)到30%(女性);“白领”阶层也受到冲击,比如在雷诺汽车公司决定裁减的一万三千五百人中,将近一半是干部和工长。
最近,来自各行业的有关就业的消息仍然不大吉利,汽车业的裁员风还在继续,冶金部门在1987年前要裁减一万多,过去一年多已经裁员三万多的建筑业还要裁减,公职人员也要减少。此外,全国第一大重工业集团克勒佐—卢瓦尔公司的破产案已经拖了好几个月,至今还悬着,加重了对整个社会的心理压力。
人们普遍认为,法国全国失业人数今年底要达到二百五十万。经合组织预测,法国明年的失业率将成为西方六大工业国中最高的。原因是法国当前的经济回升乏力。专家们认为,要控制失业人数的增加,须有3%的经济增长率,而法国明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仍在2%以下。政府目前大力推行的工业结构调整,更加重了失业问题恶化的趋势。对此,法比尤斯总理并不回避。他在施政演说中就明确说过,现代化计划在创造新的就业之前,势必要加重失业问题。
政府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调整不合理的工业结构的同时,适当控制失业增长的势头,至少缓和它所造成的社会后果。9月底,政府会议专门研究了最突出的青年失业问题,制订了多方面的措施,其中包括:组织二十一岁以下的失业青年在城镇或企业内参加半日制的公益劳动,如保护环境、看管森林、照顾老人,每月发给他们一千七百法郎的补贴;进一步发展与企业挂钩的专业培训等。法比尤斯总理多次说,他要对人们“讲真话”,拒绝在具体数字上作任何许愿。但是,唯独在青年失业问题上,他向全国作出了明确的承诺:1985年底之前,要使所有的青年人都有事做,或者有工作,或者参加培训。
法比尤斯称失业是“可恶的癌症”,反失业是“一场战争”,呼吁全社会动员起来,“因为这关系着每个人的子女”。他还说:“人们将用(解决失业)这个标准来判断政府的成败。”《解放报》则说得更明确,执政派在一年半之后的议会选举中的地位,将取决于这场反失业斗争的结果。
(本报巴黎10月15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