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湘阴县城南区贯彻执行富民政策 多方支持农民办家庭工业 七千二百多个体工业户,今年1至8月产值达七百万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18
第1版()
专栏:

  湘阴县城南区贯彻执行富民政策
  多方支持农民办家庭工业
  七千二百多个体工业户,今年1至8月产值达七百万元
本报讯 记者吴兴华报道:湖南省湘阴县城南区支持农民发展家庭工业,全区个体工业发展到七千二百一十八户,占农户总数的27%,今年1至8月产值达七百万元,利润三百五十万元。
1981年,城南区少数农户转向以加工为主的家庭工业,不少人也想跟着干,但由于资金、技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发展比较慢。区政府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家庭工业是安排农村剩余劳力,农民劳动致富的一条好路子。他们采取措施,积极支持:
引导农民广开家庭工业的门路。在支持农民发展家庭工业中,区委既支持农民利用本地资源恢复和发展传统产品,又支持农民引进原料,引进技术发展新产品。目前,城南区的家庭工业,除生产毛笔、墨、斗笠和鞭炮等传统产品外,还引进原料和技术,生产砖茶、果露、纽扣、铆钉、有机玻璃、手套、混凝土预制件等新产品。
从资金、技术上予以支持。近年来,区、乡都拿出资金,给办家庭工业有困难的户贷款,仅今年区里就拿出十万元。区、乡、村工厂还接受农民进厂学徒,为个体工业户培训技术人才。
为家庭工业提供产前、产后服务。家庭工业由于分散,在掌握市场信息、购买原材料和销售产品上,存在困难。区政府组织区、乡企业的采购员为家庭工业户收集和提供信息,组织乡办贸易货栈,为家庭工业组织原材料和销售产品。玉华乡做毛笔的有六百多户,乡政府组织笔料货栈,确定两个购销人员专门负责组织原材料、销售产品,使毛笔制作户做到了原材料购进和产品销售不出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