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别小看家庭工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10-18
第1版()
专栏:

 别小看家庭工业
本报评论员
提起工业,有些同志往往习惯地联想到大厂房、自动化流水线,好象只有具备那样的条件,成百上千人一起劳动,才能生产出象样的工业品。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
世界驰名的瑞士钟表,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由单门独户的家庭工厂组装的。我国江浙一带农民在自己家中生产的某些机电产品,虽然“出身寒微”,却以质优取信于人,有的在全国畅销,有的打入国际市场。由此可见,大有大的长处,小有小的优势,家庭工业与现代化并不矛盾,它的作用和潜力大着呢!
近一两年,农民常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这个“工”,就包括农民家庭工厂在内的多种多样的乡镇企业。家庭工业正在各地蓬勃兴起,不断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家庭工业,好处很多。一是能够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不仅使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力有广阔的用武之地,而且使大量剩余劳动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完全“转业”专门务工的,在农村还会是少数,多数是利用种植、饲养等业的零碎业余时间搞加工,生产那些并不需要许多人集体操作才能完成的产品。二是能把千家万户的闲散资金调动起来,扩大工业产品的生产规模,增加产品种类,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农民自办工业,自筹资金,因陋就简,可以用低投资换取高收益。三是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灵活组织生产,“船小好掉头”,适应性强。
当然,发展家庭工业,也存在不少实际困难。信息指导、原料来源、产品销售等等,都需要认真对待。各地领导要通盘考虑,缜密规划,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优先发展本地原材料充足、消耗能量少的行业,重点在农副产品加工上做文章,把当地出产的原料尽可能就地加工转化成物美价廉的最终产品,使它们就地增值。也可以发展那些不宜于大工厂生产、市场又确实需要的小商品,使家庭工业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